来源:杠杆游戏
文
刘斌(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访美学者,知本咨询首席国企改革专家)
编辑
不言
编辑按
年12月27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专项行动》)。
本文根据刘斌博士第六期线上演讲内容整理,仅作交流之用。
中国国有科技型公司改革的一个核心的问题——如何给科技公司国有资本来进行估值和定价。
科技型公司的国有股本不设最低的限度。这些政策的空间,打开了在国有科技型公司股权改革领域的想象力,以及对应的改革的可能性,但是在落地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碰到一个问题——如何给科技公司定价。
对比科技公司和普通公司的国有资产定价的难度,如果普通公司的定价难度是1.0的话,那科技公司的定价难度可能是3.0、4.0。
科技公司在定价方面的最大的挑战是,主要的获利性资产和获利能力,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何给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有巨大的成长不确定性的企业来进行估值定价,并且为历史负责,为国有资产负责,也为所有的管理团队负责,也为所有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的贡献负责。
这四个负责结合在一起,实际上就把估值的难度,从1.0就提到4.0的水平线上,在此从三个方面为大家进行资产评估的解读。
第一方面:关于科技公司估值定价方面的政策问题。这是一个核心的领域,在这个核心的领域里面有非常明确的政策边界。国资委的领导们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强调,国有企业改革有两条底线是不能碰的:第一条底线就是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第二条底线就是不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对于科技企业如何理解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如何来划清政策的边界?
第二个方面:估值难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来破解这个难题?目前估值的方法和国资监管能允许的估值空间在哪?
第三个方面:关于如何来解决国有科技公司这轮改革当中,面对的国有资产的评估,国有科技公司的股权价值的评估,以及国有科技公司在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当中,对于专利资产以及一些没有申请专利,但是有非常高的价技术价值和未来的增值潜力的专有技术,这个评估和定价应该如何来进行?
一、国有科技型企业在估值定价方面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