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工作待了十年以上就算师傅了,
这句话在现如今的社会都很实用。
在成为师傅的过程中,
每个人都经历都是不同的,
而内心的变化也是不同的。
有的从一个销售变成一个老板,
可尽甘来少了谦逊多了嚣张。
有的从职员变成骨干,
少了清闲多了忙碌。
有的从寒门变成了豪门,
少了青涩多了一层神秘的无奈。
今天聊一聊代理师个人的经历。
08年初步了解专利,
当时跟大部分人一样,
对专利相关事物没有什么概念。
真正进入事务所是在10年左右,
在熟人的介绍下来到事务所。
第一天师傅就许下一晚上一万的概念,
虽然第一次听到少许兴奋,
可也就那一瞬间。
我当时找工作就是能学东西,
不累、没有任务、领导不怎么管就好,
还有就是别重复做一件事。
说实在当时年轻,
对钱也没有概念。
理论是这种要求的工作也不好找,
而进入专利行业后发现全特么符合我的要求。
每天去事务所除了打杂之外没人管我,
往邮件送送材料,
到各个企业拿些资料。
那会儿我还会修个电脑什么的,
所以也算个万金油。
没事还能看个电影、玩个游戏,
好不自在,
最难的是在师傅的指导下答复别人的审查意见,
不过实际上是答复补正的比较多。
而大量的答复实际上让我对专利有了初步深刻的理解,
有时候那帮老师的补正他们自己都懵,
特别是CPC刚开始的时候。
一晃到年下半年,
突然增加的业务量,
使得所长不得不让我没事跟着撰写一下案件。
从那以后我也不再是死工资了,
每篇新型提成是,
发明就翻倍,
不过很少去写发明。
几年后我才知道当时案件数量为何增加,
国家当时为了争专利数量世界第一,
花了大量的钱免费帮助企业申请专利,
最后再与代理机构结算。
这与之后发生专利界腐败案紧密相连,
而我开始大量撰写,
磨炼自己的撰写技巧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的。
虽然贪玩但是对于未知的事物我还是非常兴奋的。
兴奋到每天6点开始干到凌晨一两点,
甚至为了突破自己的极限,
干通宵都是家常便饭。
带来的效果就是连续7个月全所第一,
连续7个月撰写案件数量在90件以上。
单日最大产量在11件,
那几个月除了突破就是突破。
带来的除了收入之外就是自信,
而弊端就是身体不如从前了,
颈椎腰椎甚至手指都不舒服了。
我果断放弃这样的工作方式,
每月30篇的产量使我很舒服。
那段时光也是最轻松的时光!
而随着第二个孩子的到来,
使我更喜欢逗孩子玩,
平时晚上可以跟朋友打球、踢球。
但是我自己感觉到自己的专利工作到了一个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