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朋友圈看到这样的消息,说自己的孩子才小学一年级就已经近视,让他已经很意外了;现在呢,居然还加上了散光。他实在不能理解,散光又是什么?会不会对孩子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呢?
在讨论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下面一张图。
眼球的结构好比一个相机。对于相机来说,镜头是影响其成像的关键。如果相机镜头表面的弧度不够规整,镜头表面有划痕,或是镜头有杂质等,拍出的照片就会模糊,不论物体远近。眼球中起折光作用的结构有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它们就是眼球的“镜头”。
不明白?
说简单点,当眼球形态完美时,光经过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应该在视网膜上聚焦成像。实际上,人的眼球并没有那么的完美。当不同方向的光线经过折射后,并非聚焦在视网膜上,而是在视网膜前形成了多个聚焦,这种情况就是散光。
再来一张图
A:角膜各个方向的屈光力相同
B:垂直方向的角膜屈光力大于水平方向的角膜屈光力
C:水平方向的角膜屈光力大于垂直方向的角膜屈光力
在我们要处理散光问题之前,先来了解几个相关的概念和关系。
其实,平时我们提到的散光指的是总散光。
总散光:验光结果反映的散光量。
角膜散光:通过角膜曲率检查计算出的散光量,反映的是角膜“不规则”的程度。
内在散光:角膜以外的眼球内因素(如晶状体的原因)造成的散光。
总散光=角膜散光+内在散光
平常你去验光配眼镜的时候,处理的就是这个总散光,也通常叫做规则散光。(还有一种不规则散光,大多是由于病理原因造成,这个不讨论这一类。)
目前针对主要散光只能是配戴眼镜予以矫正。规则性散光检影后,用合适度数的圆柱镜或球面联合圆柱镜加以矫正;非规则性散光可戴角膜接触镜加以矫正。(还有就是通过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近视的时候一并将散光矫正了)
儿童散光眼的治疗,主要依据视力的好坏,与视疲劳的轻重而定,如果儿童为规则散光,不引起视力障碍,没有视疲劳可以不用治。
如果儿童有视疲劳,不管散光度数小大,即使散光度数很轻微,也需要散瞳验光,配戴适宜的矫正眼镜。
原则上全部散光度数都要矫正,但如果儿童散光度数过高,不能适应,可以先戴低度的矫正眼镜,慢慢适应,之后再配戴高度数全部矫正的眼镜。
我们都知道散光和长期用眼姿势不对(经常眯眼、揉眼、躺着看书等有关);另外一些眼科手术(如角膜手术或白内障手术等)也可能改变散光的轴度及度数。
那你知不知道散光还很有可能和基因也有关…
这是一项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有关角膜散光的遗传学研究。
研究者通过对来自亚洲不同地区的5个GWAS研究进行一个大样本的meta分析,寻找和角膜散光有关的易感基因和易感位点(见上图)。
首先第一阶段用的是来自中国和马来西亚人群的4,个样本(2,个cases和2,个controls),通过第一次的meta发现,没有一个SNP的P值达到了10-8,只有7个SNPs的P值<10-5(见上图)。
随后进行的验证阶段(总人数为4,)和二次meta分析发现了rs的P值达到了10-9(见上图)。
rs是位于染色体4q12的PDGFRA基因(PDGFRA基因参与视网膜的生长发育过程)上的一个SNP。针对这个鉴定出的SNP,他们做了一个meta的forestplot(见上图)。我们可以看到rs的Tallele和角膜散光有很强的关联性,OR=1.26(95%CI:1.16-1.36)。
看远看近不清楚?
眼睛易疲劳?看电脑容易累?
看东西有重影?
白天视力比晚上好?
如果有以上症状,医院眼科或者眼科机构进行专业检查。
仔细看下图,有没有发现线条粗细不一?颜色深浅不一?
如果回答是“是”。
嗯,有时间可以去眼科检查一下是否存在散光困扰了!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