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
听这个词是不是感觉很陌生
但下面这张照片可能很多人都见过↓↓↓
那么,如果出现翼状胬肉会造成哪些后果?如何治疗?治疗后会复发吗?现在小编邀医院眼三科陈瑞主治医生为大家解答困惑。
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俗称“攀睛”,为球结膜及纤维血管组织呈翼状侵入角膜浅层,是一种结膜组织的增殖变性引起的病变,其形状酷似昆虫的翅膀而得名。
一般认为,长期暴露于烟尘、风沙、日光下,受冷、热刺激,结膜结缔组织变性增生,肥厚的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由球结膜向角膜表面侵袭。若眼裂部位常受风沙、烟尘或阳光等刺激,可加速胬肉的滋生与发展。也有人认为翼状胬肉与眼内直肌的节制韧带发育过强及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
翼状胬肉发病缓慢,很多人不会太在意,直至长入角膜、遮挡瞳孔才来就诊。事实上,翼状胬肉早期就会导致眼表和屈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散光增加、流泪、干涩、眼红和异物感等。目前并没有药物能使翼状胬肉消退,只能通过手术来切除。
但患者对什么时候应该手术没有准确的认识,甚至有人会因为害怕手术、手术复发等原因任由翼状胬肉生长。那么什么时候是手术的最好时机呢?
早手术、晚手术还是不手术?
阶段一:
翼状胬肉早期主要表现为受到各种刺激后,胬肉体部(长在白眼球表面的部分)充血,影响美观。此时病变仅达角膜前弹力层,因此手术后角膜可以不留瘢痕。
阶段二:
随着时间的推移,病变会突破前弹力层达基质层,同时伴随一系列的基质变性,导致胬肉头部附近角膜混浊,并压迫局部角膜引起散光,导致视力下降。此时往往术后还是会遗留淡淡的角膜瘢痕,造成永久性的不可恢复的散光,因此,翼状胬肉越大,相对来说手术范围越大,术后恢复越不理想。
阶段三:
当胬肉进展到瞳孔区,不透明的胬肉组织遮挡瞳孔区光线,会明显影响视力。这时候即使手术切除胬肉,视力提高也有限。另外,较大的胬肉也会影响白内障等其他眼部手术的操作。因此,眼科医生一般建议早期手术切除胬肉,以获得最理想的效果。
该患者胬肉发生时间长、范围大,术后角膜遗留下永久性白色瘢痕
以往翼状胬肉的手术方式主要采取单纯切除胬肉等较简单的手术方式,术后复发率较高。目前,医院眼三科采取最先进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通过在手术伤口处移植覆盖自己的结膜组织,以到达阻止胬肉复发的目的。手术后,配合佩戴角膜绷带镜(一种特殊的隐形眼镜),经多年临床观察,大部分患者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手术仅需住院2-3天,对生活工作影响小,手术后疼痛、异物感等不适较轻微,获得大量患者的好评。
因此,陈瑞医生建议,为了您的眼睛健康,切勿拖延翼状胬肉手术的时机。
如何预防翼状胬肉
预防翼状胬肉主要是:
1、尽可能避免烟尘、风沙及阳光刺激,注意眼部卫生
2、患沙眼或其它类型结膜炎应及时治疗
3、注意睡眠充足,生活规律,避免大便干燥等全身情况的调整。
4、如市民感觉眼睛不适,医院眼科专科进行检查。
眼三科
眼科中心眼三科以眼前段疾病,如眼表、眼角膜、眼泪道、眼肌病等为主,住院部位于1号楼11楼,专家实力雄厚,病房环境温馨舒适。
资料图片
供稿:眼三科
编辑:陈宇
责任编辑:梁文福 林文岚
往期回顾----------------------眼科相关新闻----------------
眼干眼涩也是病,乱滴眼药水可能适得其反!
长假期间,仍要注意预防儿童眼睛意外受伤附正确处理指南
为什么要做早产儿眼底筛查?
眼底检查——近视手术前的必要步骤
45岁的她经常流眼泪,原来患了慢性泪囊炎
亲,如果觉得有用,请转发此文并点赞,如有疑问,可留言咨询呵~
眼三科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