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每当看到3岁的小孙子,市民冯先生和老伴就很“内疚”——冯先生年近3岁的小孙子鹏鹏(化名)双眼严重散光,“看人都是眯着眼睛”。
昨日,记者见到3岁的鹏鹏时,他正戴着帽子,帽檐压得低低的。
当鹏鹏抬头看人的时候,记者发现其双眼有些红肿,还不停地流泪。
当鹏鹏刚到阳光下玩耍时,当即大哭起来。
“我眼睛疼!我眼睛疼!”鹏鹏揉着眼睛哭了起来。
看到鹏鹏痛苦地揉着眼睛,冯先生十分懊恼地说:“这都怪我!”
冯先生说,鹏鹏的爸爸妈妈上班都比较忙,平时都是他和老伴在家照看鹏鹏。
“孩子经常看大人玩手机,也偶尔自己玩,一般是玩游戏。”冯先生说,3个多星期前,鹏鹏的父母周六和周日都加班了,鹏鹏一直哭闹,“他吵着要玩手机,没办法就给他了”。
冯先生说,连续两天,鹏鹏玩手机都是从早到晚,第三天早上起床时,鹏鹏大哭起来,“说自己看不见了,眼睛疼”。
随后,家人发现,鹏鹏的眼睛红肿得厉害,“几乎成了一条缝儿,医院了”。
医院检查后,医生称,鹏鹏的眼睛是因为长时间玩手机造成的,考虑到鹏鹏的病情严重,医生建议其家人到郑州治疗。
“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是严重散光,就是因为玩手机造成的。”冯先生说,鹏鹏去郑州诊治的时候,医院发现也有不少和鹏鹏症状类似的孩子。
20多天的时间,鹏鹏的家人遵照医嘱先后3医院看病,虽然病情有所缓解,但最终能够治疗到什么地步,连医生都不太有把握。
“医生说,治疗一段时间,如果还不能明确好转的话,就只有配眼镜了。”冯先生说,“才3岁个孩子,戴个眼镜多难受啊!”
医院的儿科医生李卉说,众所周知,电子产品会给视力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对正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婴幼儿的视力危害更大,“另外,一些电子产品的音响还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听觉神经,继而造成孩子的听力下降”。
你的行为在潜移默化着孩子的成长!家长们您做对了吗?
孩子玩手机对眼睛伤害大,家长你造吗?孩子连续玩20分钟手机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10.4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6.3秒(泪膜破裂时间其正常值为15-45秒,少于10秒为病态)
●平均每分钟眨眼12.67次
孩子连续玩20分钟平板电脑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43.8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3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7.67次
孩子连续看20分钟液晶电视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41.7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4.67次
因为它,暑假后好多孩子眼镜度数涨了经常盯着手机,孩子的眼睛被手机强光直射,对孩子眼表的伤害很大,会导致干眼症,近视加重等。虽然没有科学表明,手机强光会直接导致黄斑病,但长时间近距离看手机,尤其是黑暗中,手机屏幕又特别亮,对眼睛黄斑部是不利的。
据了解,黄斑病就等于眼睛癌症,只有等着失明,现代医学还无法治愈。黄斑部病变多半是老年人出现的症状,最近患者却有年轻化趋势,大多都是智能型手机重度使用者。
谷彦琴医生提醒:家长应控制孩子玩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如果不得不使用,也应限制孩子的使用时间,最长不能超过半个小时。期间应该多站起来活动,或者抬头远眺,让眼睛得到休息。
孩子经常玩手机,伤害的不止是眼镜家长们,如果你以为孩子经常玩手机,只会对眼镜造成伤害,那你就错了。孩子低头玩手机容易出现“剃刀背”,还会破坏孩子的神经系统。
1、孩子低头玩手机容易现“剃刀背”
青少年脊柱弹性好,可塑性强,背负沉重的书包、桌椅高度不合适、运动量太少或者长期不良姿势如低头玩手机、电脑等都会使脊柱扭曲变形。
脊柱侧弯是脊柱正面偏移中线的一种三维畸形,是青少年最常见的畸形。
较重的脊柱侧凸则会影响婴幼儿及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使身体变形,严重者可以影响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瘫痪。
2、破坏神经系统。
有研究显示,儿童颅骨厚度显著低于成人,对辐射的吸收率明显高于成人。孩子的神经系统正处于发育阶段,受到的潜在威胁更大。儿童使用手机时,大脑对手机电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儿童用手机会造成记忆力衰退、睡眠紊乱等健康问题。
手机辐射会破坏孩子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引起记忆力衰退、头痛、睡眠不好等一系列问题。
3、影响思维模式。
电话和短信剥夺了孩子与他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容易让孩子变得怯懦、孤独、偏执。爱发短信的青少年,思考问题难以深入,凡事急于求结果,性格比同龄人更冲动。常用手机上的联想输入功能发短信,会使孩子们做其他事时只追求速度,而忽略准确性,极大地影响他们的思考方式。
4、沉迷游戏,加深隔阂。
频繁给同学、朋友发短信,有可能让孩子们更不会对父母讲真心话,加深父母的失控感和亲子之间的隔阂。另一方面,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手机同样可以随时随地上网,这就使得下载游戏更为便利。有的孩子可能会过度沉迷于游戏中,影响其成长。
5、容易受骗,盲目攀比。
手机行骗屡禁不止,让没有判断力的孩子接触过多信息,容易给他们带来危险。手机更新换代速度飞快,则容易让孩子贪慕虚荣、盲目攀比。
帮孩子戒掉手机,你得这么干戒掉孩子玩手机、Ipad,无论是讲道理还是强行收掉的做法,大部分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因为年幼的孩子往往”健忘“,讲道理这次有效下次还是照旧,而强行收掉的直接后果,是孩子会抗拒哭闹,甚至会导致孩子变得固执,“你不让玩,我偏要!”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应对”手机控“和”Ipad控“的孩子呢?
1、规定时间,对犯规有惩罚
孩子玩电子产品,无论是过度放纵还是严格禁止都是不理性的,把握好分寸才是正确的做法。爸妈可以给孩子规定玩的时间,比如每次玩不能超过半小时,如果这次按时归还下次就还可以玩,如果这次不按时归还下次没得玩,按照规矩来做,慢慢地孩子也会习惯于遵守。
2、转移注意力
当孩子要玩电子产品或是不能停下来时,爸妈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用玩具吸引孩子、或跟孩子来一场家庭游戏、给孩子讲有趣的故事、跟孩子画画、或者带孩子外出去散步逛公园等,都是不错的注意力转移法。孩子之所以沉迷玩电子产品,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没人陪同玩,或者父母少陪伴,甚至是父母主动给孩子提供”电子保姆“所致。
3、父母以身做则
孩子出生前,他们并不知道手机、Ipad是啥物,因为父母总在一旁玩儿,所以好奇的孩子也想看看把吸引父母的东西是什么物体,然后他们便学着父母的样子这里划一划,那里按一按,渐渐被里面的新奇所吸引。每当父母在用时,孩子也要玩的意愿往往会更加强烈。所以,想要孩子少玩电子产品,父母的榜样作用尤为重要。因此,下班回家后,爸妈们请将手机和Pad等放一边,好好地陪伴孩子游戏和玩耍,这是戒掉孩子这种瘾的最理想途径。
“献爱心,送温暖”走进商丘爱德孤儿院活动报名进行中,赶快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为孩子们献上一份爱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