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生(化名)是深圳某老年协会会长,年4医院做过一次左眼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但术后总是发红、异物感,给他的生活带来很大困扰。直到一个医院的光明快车进社区,为居民进行眼健康义诊筛查时,发现陈先生左眼翼状胬肉已再度复发,当时医生建议进行手术切除。“这肉还会复发?”陈先生很是苦恼,他担心如果再割一次,再复发该怎么办?
最后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医院,被我院角膜科医生确诊为“左眼复发性翼状胬肉”入院治疗。为打消陈先生担心复发的疑虑,角膜病科姚颖医生为其制定了“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羊膜覆盖术”的手术方案,术后恢复良好,拆线后也几乎没有疤痕。陈先生表示这次术后要比去年术后眼睛感觉舒服很多,没有疼痛也没有异物感,医院的医护人员在交待术后用药方面仔细规范,很医院。
陈先生与姚颖医生
陈先生左眼翼状胬肉切除前后对比图
什么是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俗称“攀巾眼”,中医称“胬肉攀睛”。一般是受外界剌激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可单眼发病,也可双眼同时发生,因其形状酷似昆虫的翅膀得名。为睑裂部球结膜与角膜上一种赘生组织,侵犯角膜后日渐增大,甚至可覆盖至瞳孔区,严重时会导致失明。
虽然眼睛出现胬肉的原因尚不十分明确,但离不开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多见于中年以上的人群,常见于长期室外劳作者,以前以渔民、农民和日照较强的地区居民发病率相对较高。
翼状胬肉危害
1难受
患者初期,一般无自觉症状或仅轻微异物感。
2
眼红
翼状胬肉如果充血会呈现红色,因此患者经常会抱怨自己的眼睛发红。
3
失明
翼状胬肉长入角膜过多时,会牵拉产生散光,引起视力下降。长到角膜中央、遮盖瞳孔区,会引起失明。
翼状胬肉怎么治疗?
对于翼状胬肉的治疗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初期的翼状胬肉选用药物治疗比较多;而中期的则需视情况而定,如翼状胬肉刺激眼角眼角膜或是遮挡视线,严重影响视力以后,会优先考虑手术治疗;对于晚期的翼状胬肉则要两种或两种以上治疗方式搭配进行。
(1)药物治疗:在治疗翼状胬肉的时候,需要注意避免外来刺激,积极治疗眼部慢性炎症。通常情况下,会选用抗生素眼药水以控制结膜炎症减轻充血;其他极小而静止的翼状胬肉无需手术治疗,如若超过角膜缘2-3mm或接近瞳孔区影响视力的话,优先考虑手术方式。
(2)目前较常用的手术方式有:1、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2、翼状胬肉切除术+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3、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羊膜覆盖术。
医院以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羊膜覆盖术治疗翼状胬肉,不但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而且极大限度降低术后复发率。该手术方式以切除眼表面胬肉为主,不进入眼睛内部,手术安全、稳定,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术中无痛苦,术后恢复快,疼痛感轻,感染率与复发率极低。
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眼部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有效帮助患者摆脱眼疾,所以患者要意识到翼状胬肉手术不是在哪儿都能做好,医院和专业眼科医生,是得到康复的保障。
专家介绍
角膜病科
姚颖
主治医师
在职研究生,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眼科学专业,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眼整形、眼表等相关常见病和疑难病例的诊疗,并能独立开展眼睑内翻、倒睫矫正术、眼睑(眶)肿物切除、重睑手术、内眦开大术、结膜肿物切除、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覆盖手术以及角膜移植手术等,曾在国家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