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当孩子的视力出现近视、远视、散光、弱视等问题时,怎么办呢?配戴OK镜真的OK吗?为了解决家长们心中的疑惑,育果医生特邀Optegra瑞视眼科专家吴江秀医生为大家介绍目前针对儿童有效的控制近视的方法以及OK镜和阿托品的使用方法。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来回顾下吧!
正如吴江秀医生所讲,幼儿时期是宝宝视觉发育的黄金阶段,需要爸爸妈妈们对幼儿平日的观察,来发现其视力发展的异常现象。人类和其它两栖类、鱼类、哺乳动物一样,眼球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从出生的时候比较小的眼球到开始慢慢长大,在成年的时候接近一个正常的水平,医学上称为“正视化过程”。而并非一生下来就拥有双眼1.0的视力,必须藉由清晰影像落在视网膜上,视力才能一天一天地发育。
以上为幼儿眼球发育的全过程
因此,为了维护孩子视力的健康,在学龄前主要排查如远视(即眼轴过小过短,即出生时眼球低于同龄孩子)、弱视(矫正视力低于同龄孩子)、散光(先天眼球呈椭圆形)等问题,近视需要家长留意一下。
远视、弱视、散光的预防1、正医院验光,以保证验光的准确性。
2、合理训练
如果是轻度弱视可以不训练,生活是最好的提升视力的方式。中重度弱视,则需要阶段性强化训练。
3、定期检查
最好1~3医院做一次眼科检查。
但是,由于远视、散光、弱视的发生发展比较隐匿,家长不容易发觉。最好的预防办法就是等孩子3医院做眼科检查,由医生来判断。
近视的预防及控制近视是学龄期儿童最突出的视力问题,并逐年增加。而且近视不可逆,只会向前进展。青少年期每年涨速高达50~度,直至18周岁逐渐稳定下来。因此,近视的预防与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近视的致病因素:
目前研究证明,近视是由遗传和后天的综合因素造成的。如果父母近视,则孩子近视的几率就越大,即父母其中一方有高度近视,其后代近视遗传率为50%,若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的,其后代近视遗传率为80%。另外,不科学用眼、生活环境狭小、营养不均衡等,是诱发近视的主要环境因素。
近视的预防方法:
1、保证相对开阔的视野,每周不少于14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有研究证明,每天2~3小时的户外活动被认为具有“治疗”近视的作用;
2、培养一至两种体育类活动,如足球、羽毛球、滑冰、篮球、舞蹈等;
3、限制电子类产品的使用,比如手机、电视、平板电脑等;
4、饮食方面,多吃蔬菜水果类,纤维素类食品,少食甜食。
近视的控制和缓解方法:
上图为不同矫正式对儿童近视控制效果的比较
目前对近视的预防和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光学矫正、药物干预和手术干预。经临床使用和研究后发现,在控制近视度数过快增长方面,效果最好的还是角膜塑形镜。角膜塑形镜(OK镜),经世界各医学中心50多年临床应用和研究证实安全、有效的光学干预方法。
关于OK镜不得不说的秘密目前,OK镜在台湾、新加坡、中国等亚洲地区最受欢迎,其中美国成人OK镜适用比例目前已上升至15%,OK镜治疗作为一种非手术近视矫正,提升视觉健康质量方式将越来越受欢迎。
什么是OK镜?
OK镜是利用硬性高透氧材料量身定制,采用了美国航天技术,应用高度透氧﹑安全舒适,具有矫正功能的航天膜材料的隐形镜片,以不开刀,无痛的方式治疗近视。它的镜片制作根据每位患者的每只眼睛不同临床数据,经由电脑特殊设计,为每位患者单独定制。在夜间睡眠时配戴,白天起床后摘下,可以暂时降低或消除近视,提高视力,并缓解或遏制青少年近视发展。
OK镜的原理
眼角膜是非球面的,用框架镜等常规方法矫正视力,入射光线虽在角膜中央处重新聚焦在视网膜上,但中周部却落在在视网膜后方,从而导致眼轴进一步增长。配戴OK镜后,角膜曲率发生变化,使入射光在角膜中央及中周部均重新聚焦或接近聚焦在视网膜上,控制了眼轴进一步加长。
OK镜的作用
白天无需配戴任何眼镜,而裸眼视力清晰,可避免孩子白天活动时配戴框架眼镜的不便及危险,能够有效遏制近视的快速发展,延缓眼轴增长,大大降低高度近视发生机率。
一般配戴2小时后,可使近视平均降低50~度,配戴一夜后,降幅可达最终值的50%~75%,连续配戴3~5天可达到稳定的良好视力,白天无需配戴任何眼镜,视觉功能提升非常明显。
TIPS:
1、夜间睡眠时配戴,早晨取镜;
2、白天不用配戴其他眼镜;
3、镜片透氧性能好,几乎没有眼睛感染问题,但是安全护理仍然很重要;
4、定期复查很重要(3个月)
据吴江秀医生介绍,几乎所有在Optegra瑞视眼科验配OK镜的孩子都能体验到塑形镜带来的便捷和近视控制效果,其验配成功率高达95%以上。
另外,有研究发现阿托品控制近视的效果非常好,目前国内只有1%的阿托品,不能每天使用,停用后反弹明显。阿托品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若近视度数超过两百度,建议更换为OK镜。
总之,预防近视,除了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之外,还要定期做眼科检查,如有异常及时矫治。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原则。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以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