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到底是怎么回事?究竟对眼睛有没有危害呢?
1
什么是散光
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由于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屈光力不等,不能聚集于视网膜上一点,也就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这种情况称为散光。散光是什么?看看这两个球体。把人的眼球想象成球面,度每个方向上都有一个度数——如果所有方向上的屈光度都相同,眼球屈光系统如同一个圆滑的“篮球”,眼睛即没有散光;可一旦不同方向上的屈光度不一样,眼的屈光系统就变成了“橄榄球”,有些方向屈光度较大,有些方向屈光度较小,这就导致了散光。所以,散光的形成,说到底正是因为眼球在不同方向上有着不同的屈光力,导致平行光线经过眼球折射后,无法在视网膜上聚焦于同一个点,就像这样因此眼睛无法聚焦,看东西模糊、重影。眼睛最大屈光度和最小屈光度之间的差值,即散光的度数;散光度数越大,看东西模糊的症状就越明显。简单说,散光的人看物体不是单纯的模糊,而是类似“重影”、“物体边缘模糊”的症状,而且在夜间和雨天会更明显。当然,如果近视合并散光,那么就是模糊再加上散光的这些症状了。2
散光的度数到底代表什么?
其实散光的度数就是代表眼球两个方向屈光度的差值,也就是我们战舰上大炮的射程差。回到刚才那个例子,如果炮阵的其他位置的大炮射程都是米,而水平一行的射程只有米,那么射程差就是米。同理,如果我们眼球屈光系统其他位置都是平光,在水平一行有度近视或远视,那么就是在这一行上有度的散光。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如下眼镜处方:-2.00DC*,-2.00DC就是散光,后面的指的是散光的轴向,也就是在水平位置(°方向)的大炮射程和其他大炮不一样。同理,-2.00DC*90也就是在垂直位置(90°方向)的大炮射程和其他大炮不一样。3
散光是怎么形成的
先天因素
胚胎在发育过程中,部分孩子会出现散光的问题,医学上目前还无法明确由什么因素引起。后天因素1、眯眼睛、揉眼睛,可能引起角膜形态的改变,导致散光度数增加。2、有些近视的朋友不喜欢戴眼镜,模糊时很容易养成眯眼的习惯,这样会加快近视的发展速度,同时导致散光不断加深。3、角膜疾病、眼外伤或者一些眼科手术后导致的散光。如圆锥角膜,会使角膜退化进行性变薄而向外凸出成锥状,这种散光进展很快,严重者甚至需要接受角膜移植。临床上大多数人都会存在生理性散光,可通过调节代偿部分散光度数,不会对日常用眼产生不良影响,此时不需要矫正。但是散光度数超出了代偿范围时,则需要矫正治疗才能拥有清晰的视力。此外,散光度数高或者斜轴散光对视力影响较大,严重时会引起弱视。4
散光有什么危害?
1、散光可以导致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视物重影等不适症状,引发近视;2、远视中高度散光容易引发弱视;3、眼部疲劳。散光特别是逆规性散光的眼睛,很容易出现眼部疲劳,患者会出现眼球酸胀、干涩、不愿睁眼等表现;4、夜间视力像差增大。散光的病人在夜间视清度会下降,会出现眩光等不适症状;5、双眼有散光的孩子,为了看得更清楚,光患者往往会采取歪斜头位来自我调节,戴镜矫正后多可以恢复。眯眼是通过物理学上的针孔效果和裂隙作用,也可以放松睫状肌、所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视力。5
散光到底要不要配眼镜?
一般来说低度数的散光(度以下)可以按照个人对视物清晰度的需求选择是否配镜。对于儿童来说,散光在度以上建议配镜,因为有这个度数散光的小朋友往往会因为看不清楚东西而形成习惯性的眯眼,长时间眯眼会使眼睑压迫角膜,可能会加重散光。另外,度以上的散光就有可能引起弱视的风险,小朋友一旦发现由于散光引起的弱视,那是必须必须必须(重要事说三遍)要配镜的。6
散光度数会越来越高吗?
大部分人的散光都是出生时就自带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生度数和轴向上的改变,但是改变的程度非常小,一般不会像近视一样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所以宝爸宝妈们不用太过担心。但是如果有发现自己的散光几年来一直在增长,并且丝毫没有稳定的征象,医院就诊,排查“圆锥角膜”的可能。怎么初步判断有没有散光?
只有眯眼才能看到近处和远处物体。
看小字模糊不清,阅读困难。
难以聚焦于印刷的文字和线条。
复视。
眼睛疲劳或头痛。
如出现以上症状,医院就诊。
7
散光可以预防吗?
日常避免眼外伤,忌揉眼,眯眼,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及正确姿势,可以一定程度上预防散光。但先天性的散光主要由眼球的屈光系统本身如角膜、晶状体等结构因素而产生,如没有其他病理性因素影响,是预防不了的。
来源于网络,侵删
想要帮助孩子保护好视力,预防近视,更重要的是行动,每天进行睫状肌训练可以很好的帮助孩子增强眼睛调节能力,预防近视。欧欧眼保仪所用的“睫状肌潜能训练法”,可以将视近变成望远,模拟出近到10厘米、远到无限远的户外环境,让孩子足不出户,就能尽情体验户外活动对视力带来的保护,有效防控青少年近视。
训练30分钟=望远2小时,锻炼睫状肌,焕活双眸,让眼睛清晰明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