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开放近24万件混动专利,但背后这些

丰田汽车在周三(4月3日)宣布将免费开放混合动力车等电动车相关技术的约项专利,一时间行业沸腾,汽车界学霸的独门秘籍终于要公开了,大家再也不用辛辛苦苦钻研技术,免费就能用到丰田积累的成熟专利,对于那些混动技术开发迟迟没有打开局面的主机厂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消息。

按照丰田的说法,它的本意是希望借全球燃效规定强化的东风,通过向其他竞争企业无偿提供技术,共同扩大混合动力车市场,此外也力争削减共用主要零部件的电动汽车成本。将自己20多年的心血免费贡献出来,先不说这笔科技成果能值多少钱,光是丰田这种分享的行为,就值得让人竖起大拇指。

但回头一想,丰田作为一家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商业机构,无偿开放数万件专利技术,难道仅仅是为了扩大市场、降低排放、造福人类?我相信这些都是丰田的初衷,但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也值得我们思考。这次,就让我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从另一方面窥探丰田开放混动专利的那些小算盘。

小算盘1:专利虽无偿,但技术支持有偿。

据外媒报道,此次丰田开放2.3万件混动专利共包括了两个部分:一是将无偿提供专利使用权。对象涉及丰田经过20年以上研发HEV积累的电机、电控(PCU)、系统控制等约23,项电动化技术专利。二是技术支持。电动车制造、销售为目的的整车制造商,购买丰田的车辆电动化系统后,丰田将根据对方需求提供与商品化车辆特性相关的油耗、动力性能、静谧性等实现更高级别商品力所必须的车辆电动化系统整体优化设置相关的顾问支持。

这两个方面都有硬性条件:无偿提供专利使用权的期限至年底;且需要向丰田提出申请,共同商讨具体实施条件后签署合约。而技术支持则为有偿提供,也需要向丰田提出申请,共同商讨具体实施条件后签署合约。

专利虽然无偿,但技术支持却要另行收费,只能说丰田这波操作绝对算得上“会做生意”。就像汽车发动机一样,随便一家车企都会造,但动力好不好、省不省油、质量行不行又是另一回事了;丰田虽然在混动专利上开放了,但也并不意味着随便一家车企就能掌握此项技术,如果没有丰田的亲自指导,恐怕很难复制出同样出色的产品。

小算盘2:部分专利即将过期,不如做顺水人情。

丰田曾于年推出世界首款量产混合动力车“普锐斯”,随着20多年的进化与发展,丰田已经成为混合动力(HEV)领域的领头羊,除了日本外,丰田的混合动力车在欧洲、北美和中国也扩大了销量,其全球累计销量超过了万辆。

如今20多年过去了,按照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法律,丰田的专利也逐步到期。不管是中国法律还是日本法律,都将专利的保护器限定在了“自申请日起不超过20年”。而专利保护是一次性的,也就是说保护期限只有这么多年,在保护期限内专利技术归属权属于申请人所有,专利保护期限到期后,技术将归为国有。

还有就是专利保护期限也不是一定就是十年二十年,专利申请成功后的每年都要缴纳专利年费,如果专利年费没在规定时间内缴纳,就可能导致专利失效,专利失效后还有一个可恢复期,恢复期内如果也没有申请恢复,专利就会彻底失效,一旦失效专利权也就没有了。

丰田这些年来保护这些专利,显然没少花钱,而如今专利即将过期,与其让人直接拿去用,还不如自己贡献出来,做个顺水人情,也能落得个好名声。

小算盘3:开放专利后,丰田将引领行业标准。

尽管丰田的混合动力汽车已经有超过万辆的累计销量,但由于技术的壁垒,很少有车企走相同的路线;目前来看,采用油电混合(非插电式)的只有丰田和本田两家推广力度较大。市场的狭窄让丰田有劲也使不出,比如在中国市场,丰田的双擎和雅阁的锐混动都被视为燃油车,根本无法享受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这种掣肘也限制了丰田HEV车型的发展。

正如丰田所说,通过向其他竞争企业无偿提供专利,混合动力汽车这块市场就将变得更大。据国外研究机构分析,到年在全球汽车销量中,纯电动汽车仅占11%,混合动力车将占43%,和燃油车基本持平。

蛋糕虽然越来越大,但丰田在混合动力车开发及销售方面已经走在前列;而混合动力车虽然燃效性能高,但车辆需要精细控制,开发混合动力车需要具备高超的技术实力。丰田将通过向其他企业推广技术,既扩大了市场,也提高了自身存在感,还降低了成本;“一箭三雕”的事,何乐而不为。

实际上,特斯拉早就进行过这样的“骚操作”了,年6月12日,马斯克在特斯拉公司


转载请注明:http://www.tcshunjie.net/syyq/1055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