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前20题,每题0.5分,后40题,每题1分,共50分)
1、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下列不属于入园照顾对象的是()
A孤儿B烈士子女C独生子女D家中无人照顾的残疾子女
2.《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应当将()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A、教育活动B、主题活动C、游戏活动D、区角活动
3.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
A.认知发展经验B.身心发展经验C.语言发展经验D.动作发展经验
4.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应当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合理的常规,坚持一贯性和()相结合,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A.稳定性B.不变性C.灵活性D.可变性
5.以下不属于幼儿园教育应当贯彻原则和要求的是()
A.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
B.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积极鼓励、启发引导的正面教育
C.分别组织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各领域教育内容,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
D.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6《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负责组织和指导家长工作。
A.幼儿教师B.园长C.保育员D.教务主任
7.《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目标中,要求中班幼儿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
A.10秒左右B.15秒左右C.20秒左右D.25秒左右
8.幼儿园应当将()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室内外环境,创设开放的、多样的区域活动空间,提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的玩具、操作材料和幼儿读物,支持幼儿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与探究的愿望。
A.空间B.环境C.玩具D.材料
9.在《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教育目标中,“培养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属于()目标的范畴。
A.智育B.体育C.德育D.美育
10幼儿园应当建立幼儿健康检查制度和幼儿健康卡或档案。()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视力一次,每季度量体重一次。
A.每季度B.每月C.每半年D.每年
11.幼儿气管、支气管的自净能力差,易患肺炎,素养保教人员要()。
A.做好开窗通风工作
B.培养幼儿良好的洗手;^惯
C.教给幼儿正确的擤鼻涕的方法
D.常晒被褥
12.幼儿园要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增强体质,促进心理健康,培养良
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A.协调发展B.同步发展C.逐渐发展D.稳定发展
13.通过教育、评价、命令等方式,指导和纠正教师的职业行为,协调教师劳动中的各种关
系。这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
A.教育作用B.调节作用C.导向作用D.促进作用
1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
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它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A.基础的B.基本的C.全面的D.整体的
15.《幼儿园工作规程》强调,发展幼儿的(),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探究能力。
A动力B体力C.能力D.智力
16.成人不要用力牵拉幼儿的手臂以防脱臼,这是因为幼儿的()
A、骨韧性强
B、股硬度小
C、肌肉容易疲劳
D、关节周围韧带不够结实
17.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
A、重要位置B、主要位置C、首位D、次位
18.幼儿园里开展的“你怎么了”、“就让我来帮你”、“难过的时候怎么办”等活动,其内容
所属的领域是()
A、科学领域B、社会领域C、健康领域D、语言领域
19.《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要理解幼儿的()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口常生活中进行的。
A.学习方式B.学习能力C.学习特点D.学习风格
20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
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具体逻辑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
21.()的幼儿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并能按数取物。
A.小班B.中班C.大班D.学前班
22.中班的幼儿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
A.20分钟以上B.25分钟左右C.30分钟左右D.30分钟以上
23.有关幼儿口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口吃的发生是因为发音器官或神经系统有缺陷
B.引起口吃的原因可能是精神创伤模仿或疾病
C.发育性口齿不清不是口吃
D.成人不得强迫有口吃的幼儿当众说话
24.导致幼儿缺铁性贫血最主要的原因是()
A.先天储铁不足
B.饮食中铁的摄入量不足
C.生长发育快
D.疾病的影响
25.幼儿在园时,由于年龄小,缺乏生活实践经验,对教师的教育往往感受不深。离开幼儿
园,逐渐长大后,教师的影响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变现出来,并且扩而大之。这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
A.境界的高层次性
B.意识的自觉性
C.行为的典范性
D.影响的深远性
26.儿童对目标刺激“贴上”某种特定的标签以方便记忆,这是()
A.视觉复述策略B.组织性原则C.定位原则D.提取原则
27.老师带幼儿去春游,孩子看到一座山,一会儿说它像只凶猛的大老虎,一会儿又说它像只可爱的大熊猫,这突出体现了幼儿的想象属于()
A.创造想象B.有意想象C.无意想象D.幻想
28.在拼图中经常看到幼儿边拼边说:"这个怎么办呢?放哪儿?""不对,应该怎么办?""这是什么""对,就把它放在这里〃,这种言语属于()
A.游戏言语B.问题言语C.连贯件.言语D.对话言语
29.“常规遮盖法”被公认为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主要用来治疗()
A.近视B.远视C.弱视D.散光
30.美国教育家()以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结构为框架,将教育F1标分成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A.布鲁纳B.布鲁姆C.维果斯基D.皮亚杰
31.幼儿园定期或不定期的向家长开放,并邀请家长来观摩和参观的活动形式是()。
A、家长会B、家长学校C、家长委员会D、家长开放曰
32.莉莉比较胆小,不敢参加集体活动,经常独自一人躲在角落里,教师可引导莉莉参加集
体游戏促进莉莉的()
A.认知发展B.动作发展C.社会性发展D.语言发展
33.下列食物中,含维生素C最丰富的是()
A.牛奶B.鱼虾C.面粉D.新鲜水果
34.在一日生活中,教师经常强调一些卫生常识,如饭前便后要洗手。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看,这是为了()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以上都是
35.()原则是指在教育活动设计中将各种不同领域的内容、各种不同的学习形式与方法加以有机地融合,将其作为一个互相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完整体系来对待。
A.发展性B.主体性C.渗透性D.开放性
36.婴儿能用不同的微笑和发声区别不同的人,说明婴儿处于()
A.无分化阶段
B.低分化阶段
C.依恋形成阶段
D.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
37.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A.亲子关系的发展
B.同伴关系的发展
C.性别角色的发展
D.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38.游戏过程中儿童的语言具有两种形态:游戏语言与()。
A.角色语言B.问题语言C.内部语言D.外部语言
39.儿童学习歌曲的正确顺序是()。
A.先学会歌词,然后是节奏,最后是旋律
B.先学会节奏,然后是歌词,最后是旋律
C.先学会节奏,然后是旋律,最后是歌词
D.先学会旋律,然后是节奏,最后是歌词
40.看见小坦克,就要玩开坦克;听见蛙鸣,就要学青蛙;看到雪花积木片,就会想到冬天
的漫天风雪。如果没有玩具,幼儿可能呆呆地坐着。这反映了幼儿()。
A.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B.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C.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D.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41.幼儿在绘画时,常常“顾此失彼”,说明幼儿注意的()较差。
A.稳定性B.广度C分配能力D转移能力
42()岁儿童开始区别各种色调的细微差别,并开始认识一些混合色。
A.3B.4C.5D.6
43在幼儿的记忆中,()占主要地位,比重最大。
A.形象记忆B.动作记忆C.情绪记忆D.语词记忆
44.婴儿最初掌握语言是通过()学会的。
A.强化B.模仿C.辨音D.思维
45.对待幼儿出声的自言自语,成人正确的处理方式为()
A.发展为对话语言
B.发展为真正的外部语言
C.任其自然发展
D.发展为真正的内部语言
46.下列关于情感与语言的叙述中,()项不正确。
A.儿童最初的话语大多带有感情和愿望的色彩
B.情绪激动对儿童学习任何一类词语都不利
C.情绪激动可以促进儿童掌握某些难以掌握的词
D.有美感情调色彩的词比有恶感的词更利于儿童记忆
47.研宂表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情绪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有些先前不引起儿童情绪
体验的事物,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引起了情绪体验。这说明了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是日益()
A社会化B.自我调节化C.丰富化D.深刻化
48.对教育活动目标评价的指导思想包括统一性、针对性、()和整合性。
A.真实性B.全面性C.操作性D.逻辑性
49.幼儿园的环境创设需要师幼的共同合作,幼儿并不是简单的“帮忙”,这一过程,这体现了()。
A.发展适宜性原则B幼儿参与性原则C.经济性原则D.目标导向原则
50.3岁的幼儿在与他人玩捉迷藏游戏时,会用手把自己眼睛遮起来,然后他就以为自己看不到别人,别人也看不到他来了,这种现象主要说明幼儿的思维特征具有()。
A.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
B.客体永久性
C.延迟模仿
D.象征性
51.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是由直观行动思维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最后发展到()。
A.直觉运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形式运算思维
52.家长参与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不包括()。
A.适当减少对孩子生活的照料
B.提高对孩子的学习要求
C.教一些小学的读、写、算、知识
D.加强对孩子读、写、算方面的准备
53.某些幼儿对比较习惯的活动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但不易习惯新的活动。这类幼儿很有可能是()。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
54.()的主要宗旨在于向家长系统宣传和指导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A.咨询活动B.家长委员会C.家长学校D.电话联系
55.()认为,幼儿的教育不应该指望于儿童的昨天,而应指望于儿童的明天。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因为他使儿童的潜在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A.杜威B.蒙台梭利C.洛克D.维果斯基
56.幼儿园设计主题活动“我会自己做……”“我选择……”,属于培养学前儿童的()
A.自信心B.自我意识C.创新能力D.社会性
57.幼儿园室内装修应采用坚固性比较好、不易破碎、无锐利边角、无毒无害、无细小零件
脱落的材料,这体现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
A.安全性原则B.—致性原则C.开放性原则D.适宜性原则
58.机体最为理想和经济的热能来源是()。
A.粮食类食品B.豆类食品C蛋类食品D.禽畜类食品
59.促进幼儿心理发展最好的活动形式是()。
A.游戏B.劳动C.学习D.交往
60.幼小衔接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方面。
A.幼儿身体素质B.入学适应性C.社会性培养D.文化课学习
第二部分主观题
二.简答题(两小题,共10分)
1.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简述教师应如何成为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2简述幼儿园应如何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进食卫生环境。
三.案例分析题(共8分)
明明这孩子做什么事都不爱思考,问他问题的时候他总是摇头说:“不知道。”李老师针对这一问题做了一些措施。如,带幼儿出去郊游,或者在活动中呈现各种各样的直观教具,并请他们在活动结束后说自己的想法,每当这个时候,她都会邀请明明来回答。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也会专门开展一些简单的分类活动,比如让幼儿按照颜色或者形状等分类,李老师发现明明在这类活动中的表现相对积极。除此之外,李老师还常常鼓励明明和小朋友们一起猜谜语、搭建城堡,他们非常开心,能做出很多自己想做的东西。特别是小朋友们问问题的时候,李老师会表现的特别开心。有一次明明也问了一个问题:“鱼儿为什么要在水里呢?”虽然这个问题很简单,李老师还是表扬了她。明明现在的进步特别大。
结合材料,分析教师是如何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的。
四.论述题(共12分)
星期一,孩子们又回到了幼儿园,班主班老师埋怨地说:“孩子在家过了一个双休日,再回到幼儿园后,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退步了,不认真吃饭,乱扔东西,活动时喜欢说话,真不知孩子在家时,家长是怎么教育的?”站在一旁的配班老师颇有同感地说:‘‘是啊,如果家长都能按我们的要求去教育孩子,我们的工作就好做多了!”主班老师接着说:“可这些家长不按我们的要求去做倒也罢了,还经常给我们提这样那样的意见,好像我们当老师的不如他们懂得多,真拿这些家长没有办法……”
请结合材料,分析和论述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原则,并列举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有哪些形式。
五活动设计题(20分)
请根据下面的诗歌设计一个中班语言活动。要求写明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准备、活动内容和活动延伸。
会跳舞的小树叶
小小的落叶,轻又轻,
风一吹呀,摇摆不停;
像飞舞的小蜻蜓,
像美丽的小花伞,
飘在美丽的秋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