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师眼里的湿疹

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炎症性皮肤病,伴有明显疹痒,易复发,是婴儿时期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湿疹既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又增加了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发病几率。湿疹是婴幼儿时期常见免疫性疾病,但是很多人对其有些误解,那么今天我们就聊聊,我眼里的湿疹是怎么回事。

湿疹的病因比较复杂,目前尚不明确。内外因都能引起湿疹,所医院,也很难确定病因。

机体内部原因

1、包括免疫功能异常(如免疫失衡、免疫缺陷等)和系统性疾病(如内分泌疾病、营养障碍、慢性感染等)以及遗传性或获得性皮肤屏障功能障碍。

2、消化道摄入食物性过敏原,如鱼、虾、牛羊肉、鸡蛋等致敏因素,肠道内消化异常,过盛营养。

3、此外,机械摩擦,如唾液和溢奶经常刺激,也是湿疹的诱因。护理不当,过多使用碱性肥皂,也会引起。

外因

不常见,但是有发生,如阳光、紫外线照射,寒冷、湿热等物理因素,接触丝织品或人造纤维,外用药物,皮肤细菌感染等。

发病机制

医学上尚不明确,目前多认为是由于机体内部因素如免疫功能异常、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的基础上,多种内外因综合导致。

一般认为和以下原因有关

遗传因素患者先天性过敏体制,约75%的患者和一级亲属中有遗传过敏疾病史。

易发因素,婴儿湿疹高发病率主要是由于婴儿皮肤角质层薄、毛细血管网丰富、内皮含水或氯化物较多,因而容易发生过敏。

摄入食物性变应原

母体雌性激素影响新生儿由于母体雌性激素通过胎盘传递给婴儿,导致皮脂增多,易导致脂溢性湿疹。

菌群紊乱肠道菌群紊乱在湿疹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还发现湿疹患者皮肤表面的菌群多样性和数量也有明显减少。

湿疹发病多发生在出生后1-3个月,6个月后逐渐减轻,1岁半后绝大多数都会自愈。

皮疹多见于头面部,以后逐渐蔓延至全身。起初时为散发或群集小红丘疹或红斑,逐渐增多,并可见小水泡,黄白色鳞屑及痂皮,可有渗出,糜烂及继发感染。因湿疹病变在表皮,愈后不会留疤。

按照皮肤损害分为三类

脂溢型多见于1-3个月的小婴儿,前额,颊部、眉间皮肤潮红,有黄色油腻性鳞屑,头顶部可有较厚黄色液痂,严重时,颏下、后颈、腋及腹股沟可有擦烂,潮红及渗出。其母孕期常有脂溢性皮炎或严重痤疮。患儿一般在6个月后改善饮食可以自愈。

渗出性多见于3-6个月的肥胖婴儿。先出现于头面部,除口鼻周围不易发生外,两面颊可见对称性小米粒大小小红丘疹,兼有小水泡及红斑,基地水肿,片状糜烂渗出,黄浆液性结痂较厚,因搔抓常见出血,有黄棕色软痂皮。剥去痂皮可见湿红烂面,呈颗粒状,表面易出血。需及时治疗,严重时会向全身蔓延。

干燥型多见于6个月-1岁,皮肤表现为丘疹红肿、硬性糠皮样鳞屑及结痂,无渗出,常见于面部、躯干、及四肢侧身面,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湿疹可大可小,严重并发症可引起淋巴结肿大,极少数病例可引发全身感染,导致败血症或毒血症,临床可出现精神不振、高热、乏力、腹泻、等症状。

首先因为我是营养师,不是医生,所以站在一个负责任的角度给您推荐一些做法。

看医生前文我们说到了,湿疹问题可大可小,所以不要听信其他患者的做法,还是要及时就医,通过专业的手段判断。我能理解很多家长因为病情反复,擦药就好,不擦又复发的心情,因为湿疹目前真的有太多不确定行,胡乱用药,可能会引起更多不适。包括各种保湿霜,可以用,但是你要记住只有缓解作用,不会根治的。

饮食管理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尽量不要喂食过多,保证宝宝正常的消化水平,不要给肠胃增加过多负担。如果人工喂养,可选择好吸收的羊奶粉或者选择适度水解或者深度水解奶粉。喂食鸡蛋,鱼虾等高蛋白的东西,应适量或者暂停,鸡蛋应该从蛋黄开始。由少到多,循序渐进。

保护皮肤屏障功能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即破皮,沐浴应尽量选择清水,避免接触护肤品,衣物清洗应尽量投洗干净,避免碱性残留造成的刺激。避免奶液,汗液长期刺激。

维生素C和葡萄糖酸钙有一定抗过敏作用,可用于急性发作或者瘙痒严重者。

益生菌治疗虽然国内临床使用益生菌治疗还没有这方面报道,但是国外论文比较多。年国际过敏组织在益生菌对过敏性疾病的预防指南中认为,尽管目前使用益生菌预防儿童过敏疾病的证据不足,但是推荐在以下情况使用益生菌缓解病发。

对发生过敏性疾病高风险的婴儿,母亲在妊娠后期使用

对发生过敏性疾病高风险的婴儿,母亲在哺乳期使用

对发生过敏性疾病高风险的婴儿,出生以后婴儿使用,

推荐使用鼠李糖乳杆菌GG(LGG)、乳双歧杆菌和其他双歧杆菌或混合菌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cshunjie.net/syyq/566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