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科普作家协会
科普图片策划制作:王海沣
如何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作者:李雁杰
医院眼科
教研室主任/眼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眼睛发困、干涩、红痒怎样治疗?睑板腺开口堵塞怎么办?作为一名眼科医生,每次在朋友圈看到这些提问,都忍不住想直接打电话过去千叮咛万嘱咐才放心。想说的太多,与其一遍遍在评论区给朋友解惑,不如写篇文章来的有效率。
眼睛是人体最具工学美感的器官,像一架相机,随时捕获着生命中出现的每一道光线,这些或明或暗的光线汇聚于视网膜,于是我们看到了这大千世界。人眼的屈光系统(包括泪膜、角膜、晶状体、房水、玻璃体)就好比是相机的镜头,它们的明亮程度极大地决定了视觉质量的优劣。本文将通俗地介绍几种影响视觉功能的常见眼科疾病,并回答一下大家常问到的一些问题。
1.干眼
干眼十分常见,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过这种体验,眼睛干涩、有异物感、眼疲劳、畏光畏风等。究其根本是泪膜出了问题。每个人眼表都有一层泪膜,分为三个部分:位于最表面的脂质层,由睑板腺分泌,眨眼时释放于眼表,稳定泪膜,减少蒸发;中间为水样层;最内侧为黏蛋白层。
临床上最常见的干眼是蒸发过强型,主要指睑板腺功能障碍(MGD),表现为睑板腺开口堵塞,按压眼睑能看到黄白色牙膏状物从开口处挤出,使泪膜中脂质不足导致眼干,被认为是引起眼表刺激的既常见又容易被忽视的原因。治疗的原则有三个方面:(1)眼睑的清洁:注意日常卫生,化妆品涂抹时应避开眼周,热敷睑缘以软化堵塞睑板腺开口的分泌物,随后应轻轻按摩以排出分泌物;(2)口服抗生素;(3)局部应用滴眼液。应当注意的是,瞬目减少也会导致泪液蒸发过度,尤其在使用视屏终端、注意力高度集中时,所以应保持适当眨眼频率,在使用电脑1~2小时后休息10分钟。现在干眼越来越受到重视,如果大家有此类症状,去眼科门诊都能够得到很有效的帮助。
2.视疲劳
视疲劳是长时间用眼后出现视觉障碍、眼部不适、头疼、疲倦等症状,是与社会环境和个人体质相关的眼部综合征,也是其他眼部不适的诱发因素。这时候大家通常会用一些抗疲劳、去红血丝的滴眼液,适当使用有一定好处,但这种方法并不能增加机体对视疲劳的抵抗力。长时间面对电脑等视频终端设备工作和超负荷用眼是引起当代人眼视疲劳的重要原因,用眼习惯不良、自身体质差、屈光不正以及眼调节辐辏功能障碍也是引发视疲劳的因素。因此视疲劳重在预防,在日常用眼中要有意识地主动休息双眼,还要针对性矫正眼部功能性不足才能减少视疲劳的发生。
如何正确使用滴眼液呢?需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1)开盖时间:单只5ml的滴眼液开盖1个月以后就不能使用了,0.8ml单剂量包装滴眼液使用时间在24小时以内,其他规格或特殊容器滴眼瓶的滴眼液需参考其说明书使用;
(2)主要成分:含激素的滴眼液使用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一周以内,如需长时间使用,应谨遵医嘱,而祛红血丝的滴眼液主要成分是拟肾上腺素药,收缩血管来达到祛红血丝的目的,过量使用会引起血压升高等兴奋性反应;
(3)防腐剂:不过分夸大其危害,也要明白长期、不合理地使用含防腐剂的滴眼液有可能损伤眼表;
(4)滥用滴眼液:长期不正当使用眼药,使泪液中天然的抗炎因子分泌减少,浸润的炎症细胞会产牛大量的致炎因子和蛋白酶,诱发眼表炎症反应,损害正常的泪液分泌,形成恶性循环。
3.角/结膜炎症
有些人眼睛不适发红,分泌物增多,都知道是出现了炎症,但是结膜炎还是角膜炎呢?结膜是巩膜表面和眼睑里面覆盖的那层膜,角膜是黑眼珠的部分。眼睛红、眼屎增多、眼痒、眼内异物感大多是结膜的炎症,与用眼卫生、生活作息、过敏体质、感染相关。角膜炎眼睛刺痛,流泪畏光等刺激症状很重,有时候黑眼珠上有点片状白斑,这时医院了。眼睛发炎情况复杂,医院让眼科医师来处理,自己买药不可取,不对症或者使用不当都可能加重病情。
4.白内障
白内障就是晶状体混浊了,好比是相机镜头变雾,发白混浊的晶体遮挡住瞳孔,既影响看东西,又阻碍医生检查眼底。最常见的是老年性白内障,其发生是一个自然老化的过程,正如为了成像清晰需要换新镜头,治疗白内障唯一的方法也是更换晶体,做手术把混浊的晶状体取出,再换上透亮的人工晶体。
“白内障是不是熟了再做手术比较好?”经常有老爷爷奶奶这样问,临床上比较统一的标准是视力因为白内障下降到0.3以下,影响到日常生活了,就可以做手术。而白内障手术现在已经非常成熟,大家无需有过多顾虑,每年每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率还是一项衡量国家卫生技术水平和人口福利的重要指标呢。
5.飞蚊症(玻璃体混浊)
玻璃体是紧挨在晶状体后面的一个“镜头”,是像果冻一样的黏弹性胶质。飞蚊症就是玻璃体液化混浊了,能看到眼前有半透明的“小虫”随着目光飘动,近视者和中老年人高发。这种情况不会影响视力,也无法靠药物治疗,液化的小块玻璃体会一直存在,无需把过多注意力放在它上面。
6.全身疾病在眼睛的表现
全身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颅内高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均可在眼部致病,比如血糖波动会影响到晶体的代谢,引发白内障,高血压会导致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出血(眼底主要是指视网膜及其神经血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全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干眼。
如果你认真看完整篇文章就会发现,每个病症都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互相作用着,睑板腺功能障碍和视疲劳会导致干眼,也可能诱发眼部炎症,而糖尿病会引起白内障和视网膜病变,因此大家要整体地去理解,把握自身情况,做好日常眼保健工作,出现问题及时就诊,提升全身健康水平,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科普微报》
荣获山西省最具影响力
科技新媒体平台称号
第44期总第期
医学第23期
主编:王斌全
常务副主编:郭述真
作者:李雁杰李鲜
科普图片制作:王海沣
编辑部主任:刘国昇
策划部主任:李惠斌
新媒体部主任:王冠麟
美编部主任:王海沣
助理:小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