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少年群体近视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也就是每两名儿童青少年中就有一人近视,近视防控年龄关口从之前的6-11岁前移至3-7岁。
有研究表明父母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孩子的近视概率增加1.4倍;父母中单方患有近视,其子女发生近视的易感性比其他人群高25%;父母中双方患有近视,其子女发生近视的易感性比其他人群高30-40%;父母中有高度近视时,其子女发生近视的概率40-60%。
多少度算是高度近视?
一般将近视度数在°以下称为低度近视,°-°之间称为中度近视,°以上的就是高度近视。从发病机制上来看,中低度近视通常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更大,比如用眼习惯差、长期近距离看书或看屏幕、中小学时期课业负担过重等等。而高度近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大,比如父母都是高度近视,他们生下的孩子发生高度近视的可能性就特别高。遗传的概率这么高,不少年轻朋友就会担心,我和她都近视,那以后孩子会近视吗?我该怎么办?
专家表示:“如果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的话,那么孩子近视的几率确实要比其他父母不近视的孩子近视发生的几率要高一些。虽然说近视几率会高一些,但不代表孩子就一定会近视,也不代表如果孩子近视一定是遗传因素导致的。”
一些相关研究都证明了高度近视具有基因遗传的可能性。不过遗传的方式很复杂,是多因子遗传,所以这个问题需要辩证的去看待,很多研究也都有提到,父母近视更多的是增加下一代近视的风险,以及对于近视影响因素易感程度的增加。近视是一个多因素影响决定的疾病,是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多因素共同决定的。
专家表示:“从出生到12岁是视觉发育的敏感期,是我们眼睛屈光系统以及视觉传导中枢发育并不断完善的阶段,从这方面来说儿童青少年本身就是近视的易感人群,而学龄前孩子的视觉发育受环境影响非常大,应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