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园辞赋卷首语
梁园,是辞赋兴地,汉赋之乡。赋,是华夏古老而又独特的文体。在诗,词,曲,赋这座古典文学殿堂里典雅而庄重。
它起源于诗经,曾受先秦诸子散文的熏染和滋润,辉煌于两汉,张扬于唐宋,推尊在元明。使元明有“尊骚重汉”之说。清朝也返归律体,以唐代律赋为宗,由此形成赋学后期的“古,律”之辨。明清八股文有破题、承体的讲究,律赋也有破题、承体的布局,一些人便将其同八股文混淆。使律赋招致不公之名。清末时局动荡,外寇入侵,军阀混战,致使赋延到近、现代百年以来,受诸多因素影响而陷入低迷。赋学的研究与创作皆成不振之势。
直到二零零七年光明日报推出《百城赋》征文活动。这一创举,对辞赋复兴起推动和发展的作用,意义深远。文化界由此引起强烈反响,此后全国掀起来了赋学热。
研读赋学,须知: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需立意为先,能文为主。不仅要通读百家,还需熟悉赋的文体特征,赋文格式,写作章法等等。
辞赋的典雅厚重与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城市历史,人物撰记相得益彰。古代有成就的赋家,无一不是大学问家,在文,史,哲上都有很高的造诣。通读百家不是要我们仿照古人。而是积累深厚的文字驾驭功底,使赋文作品具有古典美感。如今辞赋方兴,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回归,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作品,必须具备时代的情怀,还有古典文学的蕴藉。唯有如此,才能发挥出当代辞赋的作用。
闵凡路先生曾作《辞赋感言》道:“古赋为体,今辞为用”。这个今辞为用不是用白话、俚语入赋,而是要语句凝练,雅而不涩。让人能读懂而不觉浅白流俗,方为优秀赋文。所以说:辞赋将来必定在其他诗、词、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学作用。当代辞赋创作,我们既要赋予辞赋新的生命,创新其立意和词汇,同时也不要背离辞赋的创作规律。这样,我们才能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找出一条属于我们本土文化的赋学道路。与时代同步。
?梁园辞赋社微刊编辑部
资料借鉴:
刘勰的《文心雕龙》,白居易的《赋赋》,马建勋老师的《当代辞赋创作浅谈》凝樱子老师的《赋学微义》
已亥嘤鸣记
清闲
回乡梓数日,受《夜话》之驱,赴梁园一觅。但见楼台碧鳞,巍彰梁王之富;廊腰缦回,译遗文雅之风。
嗟夫我六朝古都,人文璀璨于史册,千载园林,赋学标柄于汉梁。昔日汉梁才子云集,学士豹蔚。而今梁雪依有,枚马何在?彼月仍悬,楼空人去。
叹其曲廊拱桥,似荡积雪之歌:清蘌渌水,犹忆溢酒之辞。堪奈吾有怀古述今之心襟,无邀才纳贤之神魄。怏怏而返连夜疾书!发嘤鸣之声,求同俦之侣!
呼乡梓同俦:但有善填词作赋者,酷爱传统文化者,修远求索,上下而欲觅同道者,皆吾之所求也。
赋者,小可吟风月,怡性情,大可弘大雅,振衰弊。
吾侪同道,结社求学,当效建安七子,正始文人。勠力前行,韬前贤之精奇;共担大义,树后人之轨范。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载输尔载,将伯助予?
清闲疾书于已亥冬夜。
注解:
豹蔚:[读音][bàowèi][解释]1.《易·革》:“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后以“豹蔚”比喻君子、贤者风度姿容美好。2.借指君子、贤者。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的出处:出自毛泽东在长沙以“二十八画生”的名义向长沙各校发出的《征友启事》。
这则贴出的“征友启事”大意是:今日祖国正处在危机存亡之秋,特邀请有志爱国工作的青年组织团体,砥砺品行,储蓄才能,共同寻求救国之道。启事原文有“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之语,并指出征求的青年朋友要对学问、时政感兴趣,能吃苦耐劳,意志坚定,随时为国捐驱。这里用了两个典故:
第一句出自先秦佚名《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意思是从深谷中出来的鸟,飞到高树上,那嘤嘤的叫声,是想寻求伙伴的啊。
第二句出自先秦佚名《小雅·正月》:“载输尔载,将伯助予”意思是我的车子就要陷下去,请长者助我一臂之力。两个典故都是表明求友。
梁园辞赋社办公会议感怀
朱昆良
梁园辞赋社于辛丑元旦成立,赋友有自天山直航飞回,有自京畿连夜抵达,有百忙中而至。会议在市委网信办召开,研究梁园赋学的继承和发展,策定赋协以及归属注册问题,达成共识。心感愉悦,随撰一律。
古邑今朝生紫烟,千年赋苑笑声喧。
青莲子美梁园客,司马枚乘辞赋仙。
白发贤人歌盛世,青葱学子继诗缘。
昌隆国祚滋文运,醇酒琼杯酬众元。
蝶恋花贺商丘辞赋家协会筹备成立
何东先生
七子梁园文会友,辞苑新枝,翠染湖边柳,甫畅襟怀同把酒,雅篇唱和情深厚。
华夏复兴齐挽手,举国同心,发展谁甘后?信步春风人抖擞,水清岸绿梅香透。
题梁园辞赋社
李振刚
雄浑汉韵火薪传,大赋奎章开史先。七发谏言听首唱,上林颂德著宏篇。同仁结社明高志,诸子梁园寻胜缘。理想成于拼与搏,长风漫道总朝前。
贺梁园辞赋社成立(新韵)
马金立
星分氐尾毓无穷,古地梁园翠竹生。荀子屈原佳句妙,枚乘司马巨篇丰。培英育秀游诗海,推索翻丘觅韵宗。千载鲲鹏今展翅,殷商学社旭曦升。
梁园赋学社铭
朱昆良
殷商故土,汉赋之乡。国学精粹,青史炳煌。昔璠璵聚御苑,才俊奔梁王。今传统顺期以修举,国学乐见于昭扬。欣有静山学子,归德贤良。同耕赋地,共驰墨场。论起源,研兴衰世事;扬奋气,作清奇文章。以道明艺途远,由艺臻道日长。故苑渐生秀蕊,尧曰喜照新篁。兢兢而执着,同润鸿业;殷殷以期冀,共创辉煌!
朱昆良撰于庚子孟冬
梁园结社赋
清闲
星耀氐尾,文映穹庐。汉梁新域,商汤旧居。人杰地灵,三百里梁园生辉史册;物华天宝,两千年汉赋璀璨经书。辞赋兴起于梁园也!
夫赋始以立意为先,能文为极。博览群经,广通多识。其境也气派雄沉,其格也繁富雅饬。其法也华而不艳,其言也喨而有秩。至其颂德纪功,况物微析。遂而两汉后渐以铺敷为宗,缛丽为术。致使段落精妍,文体粉饰。至唐诗出而赋文衰,宋词兴而赋声匿。纵有赋家偶发几声,亦累于骈而藩于律也!
当今云衢砥砺精进,明道牖民。舜日尧天,颁良策润境泽黎;崇德清政,播大化筑庠喻群。然而诗律渐达,辞章无闻。屈风隐遁,荀赋晦湮。幸遇梁园七子,归德众仁。携静山师友,继先贤之文。发嘤鸣之声结梁园之社也!
噫兮!文坛之上,不乏儒雅之人;村郭之中亦有豁达之士。吾侪同心协铸辞林,共垦赋地。持与时俱进,溯我本源;去其糟粕,承其精髓。彰千载之文风,树一代之辞旆。同润鸿业,兢兢而执着;共创远猷,殷殷而期冀!
此文献于梁园辞赋第一批开荒人。清闲撰于辛丑五月。
梁园结社叙
东麓居士
睢苑飞觞,三百余里;商丘萦梦,二十三年。仁者乐乎山,智者欣于水。名山胜域,辞章乃得意之场;佳友良辰,方寸即抒情之地。何必西王母之瑶池歌舞,遥集八仙;孟尝君之薛邑揽收,遍会群俊。至于座上君子,席间少年。磊落填胸,淳朴其人。皆怀班马之才,同具管鲍之义。屏间相晤,忆谈吐于往岁旧年;梦里投交,辩骈偶于片言只字。聘雕龙而染翰,经下笔而如神。曹子建之七步成诗,不在高风令望;董季直之四余有乐,非为名宦达官。故而身纵白衣,无忘家国之远;腰佩紫绶,长存风雅之思。幸而迹近河阳,客发江表。诸公携手,青山在怀。请良游于明朝,贾逸气于此日。王仲宣之升楼作赋,反侧盘桓;陶靖节之带月荷锄,粗疏潦倒。余辞场早拙,故园久违。虽列名中,实惭座上。商丘应会,梁园有亏。他乡烟霞,江南为长驻之所;榜上名望,海内多充栋之人。惟清浊判合,黼黻聚散。辞章朱紫,先象造物之情;砚墨丹青,但启怀珠之梦。溯其源则诗骚经典,问其流则班马枚扬。下笔无方,读书为本。韦编既绝,逸兴可陈。何拘于句段仄平,何陋乎今明故往。心既无虑,已得文心;墨自有分,斯乃赋迹。缚人之法无乎乱,擒龙之术在于专。能如此则巧拙得方,自然有以。于斯爽籁初发,遥襟甫托。顿忘宇宙之无穷,实赖阴阳之有寄。试开文囿,来泻心源。此日屏间,遥酌少康之酒;他年席上,相赠太白之诗。欣观社结梁园,才高八际;坐待龙飞豫郡,名震九州。庶黄白之同遊,喜少长之毕至。文坛两千岁,皆是旧年;盛会百十人,还看今夕。共研麝墨,但运龙章。逸兴未穷,奈何腹中之辞尽;拙章忝列,试待后起之贤明!辛丑蒲月既望又二日东麓居士于申城
微刊题字人简介
闵凡路,新华社原副总编辑,高级编辑,中国碑石文化工程院常务副院长、《中华辞赋》社社长。当代文艺评论家、辞赋家。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研究员。
投稿须知
梁园辞赋投稿须知:作者自述作品并附简介、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