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大头娃娃rdquo再现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广州医院梁雪茵这两天微博上关于“大头娃娃”的消息多次登上热搜。“宝宝激素面霜”再次引起公众的注意!

事情起缘是由于家长给孩子面部涂抹了母婴店推荐的“抑菌霜”,结果令健康可爱的宝宝变成了“大头娃娃”!5月龄的宝宝连续使用两个月后出现发育迟缓、多毛、脸部肿大,甚至体内的激素水平也超标了,对身体的长期副作用可能难以消除......

事故中宝宝使用的“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及同厂家的另一款“开心森林”婴儿霜经当地卫健委检测,结果发现均含有超量的丙酸氯倍他索(糖皮质激素),以上两款产品均取得“(闽)卫消证字”许可证号。

丙酸氯倍他索

人们通常说的激素是指糖皮质激素,丙酸氯倍他索为具有超强效局部抗炎活性的糖皮质激素,可以收缩血管和降低胶原蛋白的合成,对皮肤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外用适用于治疗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缓解肥厚瘙痒性皮肤病及非感染性炎症性皮肤病。但是,该药品不能应用于面部、腋下及腹股沟等皮肤折皱部位,即便短期应用也可能造成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如果长期、大面积使用可因药物积聚而出现糖皮质激素所致的全身性反应,包括库欣综合征,表现为多毛、痤疮、满月脸、骨质疏松、精神抑郁、伤口愈合不良等,儿童长期使用甚至会抑制生长发育。市面上所谓的“抑菌霜”产品违规添加超强效糖皮质激素,直接损害了宝宝的身心健康,还让很多家长增加了对激素的恐惧,导致“谈激素色变”!而事实上,外用糖皮质激素是许多皮肤病的一线治疗药物,如果在医生和药师的正确指导下合理用药是安全的。家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给婴儿长时间使用含有超强效激素的药膏,才会导致微博中宝宝所出现的严重问题。

婴儿湿疹的治疗

婴儿湿疹俗称“奶癣”,为婴儿期常见的皮肤病,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炎症。治疗应先从饮食管理开始,找到并避免过敏原的接触,如牛奶蛋白过敏患儿应改食氨基酸配方粉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同时需要保护皮肤屏障功能,给患儿涂抹温和兼具滋润作用的保湿霜。对于严重的湿疹,可以局部短期外用糖皮质激素乳膏进行抗炎治疗,但要注意避免长时间大剂量应用。如果破溃感染,就需要局部涂抹抗生素软膏进行抗感染治疗。

尽管临床上治疗湿疹应用糖皮质激素非常广泛,但都是有严格标准的。糖皮质激素按照作用的强弱分为四个等级——超强效、强效、中效和弱效。婴幼儿尽量选用弱效或者中效强度的外用激素。

作用强度药物名称药物浓度(%)

超强效

丙酸氯倍他索

0.02-0.05

氯氟舒松

0.

戊酸倍他米松

0.

卤米松

0.05

氟轻松

0.2

强效

丙酸倍氯米松

0.

糠酸莫米松

0.

氯氟舒松

0.

戊酸倍他米松

0.05

氟轻松

0.

中效

醋酸泼尼松龙

0.5

醋酸地塞米松

0.05

丁酸氯倍他松

0.05

曲安奈德

0.-0.

丁酸氢化可的松

.0

醋酸氟氢可的松

0.

氟氢松

0.0

弱效

醋酸氢化可的松

.0

醋酸甲泼尼龙

0.25

地奈德

0.05

氟氢松

0.0

家长购买市面上的儿童护肤品,要查看药盒的标注,不要购买厂名厂址、执行标准、生产日期不全的产品。

注意不要购买“消”字号和“械”字号的产品,不要购买暗示有治疗效果的“妆”字号产品,因为它们不具备“药用”条件。

不要选用所谓“花”、“草”、“本草”类的产品和宣传“纯天然”、“纯植物”类的产品,所谓“0激素”很可能就偷偷添加了大量激素。

购买前最好先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网站上查询产品是否通过备案,要认准“国药准字”号的产品!

宝宝有皮肤医院看医生进行治疗,不要贪图一时的方便造成终生的遗憾!

作者简介

梁雪茵副主任药师广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执业药师,毕业于广东药学院药学系,医院药学工作经验。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广州医院魏理

文章图片部分来自网络,用于公益传播。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cshunjie.net/syzl/763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