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点评篇第16篇必要APP

「APP点评篇」系列文章均出自集创堂会员之手,他们中有设计总监,也有入行不久的交互设计新人;阐述大部分客观理性,难免也有主观感性的;点评深度也参差不齐。因此无论你认同还是反驳,都欢迎发出你的声音。

本文作者:集创堂第11期会员Nancy.

体验版本:V2.9.1

体验机型:iPhone6plus

1产品背景

产品模式:必要是个垂直电商平台,建立用户与生产厂家之间的联系,借用创始人的话说C2M。

C2M模式,也符合工业4.0时代,按需定制个性化满足的需求。

产品阶段:必要从年1月诞生迄今2年,用户量几何式增长,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产品形态:独特资源+运营(独特资源:能与诸多大品牌生产厂家建立联系,将其它竞争者挡在门外;

用户:平民价买到品牌或奢侈商品

厂家:有大品牌加工背景,为用户按需定制品牌保障的商品

减少仓储成本以及渠道成本,直接与用户建立连接。

必要:提供用户与生产厂家之间连接的平台,去掉了所有渠道成本,达到低价高品双赢的目的

2目标用户

30-39岁男,有经济基础,且勇于尝试各种新鲜事物,像纯色、青木就是典型的目标人群^^

3产品结构

采用了TAB3+抽屉这种窄而浅的导航结构,试图打造沉浸的购物体验,所有重要功能都在首页。

将不重要的分类信息放在了抽屉隐藏,需要时点击出现或消失,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分类不重要?

——产品目前还是初级阶段,量级不足,主要是不同生产厂家维度来区分商品类别

C2M模式应用在界面里每一个专题类型是以厂家生产的商品做为区分维度

用户最看中的也是厂家的大品牌或奢侈品牌的生产背景。

——因为品类不多加上品牌厂家数量也有限,搜索功能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4认识必要

色调统一:紫色,高贵代表,深沉的紫区别其它一些做紫色系电商,如唯品会,达令。

呈现统一:三个TAB都采用的是列表式的呈现方式,Tab1.2都感觉舒服的空间留白

建议:到了TAB3就有些紧张,有一屏内有足够的空间情况下

可将行高以及头像空间放大,视觉上将更舒适

4.1头屏

?SLOGAN?---我要的,就是必要的!

一些疑问:-对于他的SLOGAN表示认知有些问题,没有突出卖点和特色,而且很难形成记忆,

如唯品会‘一家专门做特卖的网站’,如樊登读书会‘一年读50本书’

非常清晰的一句话说清楚了产品的定位和卖点,利于二次使用和传播。

?头屏三要素

我是谁?--必要

必要:我要的就是必要的,可以这样来解读:

1.用户角度:我在这里买的东西都是必要的,不像其它平台买的会后悔,可用可无。

2.商品角度:平台商品都是是用户需要的,必要只提供精品。

3.大品牌曾经很遥远,现要很亲民。

我有什么内容?---40多个奢侈品生产商为你定制的商品,从鞋服、配饰、居家、甚至房产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商品

什么内容吸引你?--高品低价

?沉浸VS效率?

必要为用户打造沉浸式的购物体验,而没有选择一般电商的效率主要原因

1.目标用户来看:平台整体都在营造尊贵VIP的氛围,用户基本有经济基础,对品质有要求

所以商品必须是精品,在界面呈现上选择了以品牌主题的方式展现。

2.运营阶段来看: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产品的类型和数量都非常有限,从运营来看

每天更新内容基本在2款左右的单品

综上目前选择的沉浸式也是满足产品当前阶段下的结果

?男士专区为第一品类?

买东西几乎是女性的专长,迎合女性的购物喜好是一般的设计原则,必要将男士专区做为首页的类别中最重要的一项出现在黄金位置,反而女士专区品类在下方展现

●首先看分类,首页品类为:男,女,家居3类,而隐藏的抽屉分类里则是根据商品特性来分

还是得回到商品量级来说,几乎所有品类下的商品数量都不多,影响体验。

男,女,家居,在一定程度上,男女的生产商很多相同的,分开觉得量级上又多了一级

●其次商品类型偏中性,产品女性特征并不明显,反倒是男生更喜欢的素色,黑白灰基础款为主,鞋服都偏基础款,更适合为男士购买。这款APP并没看到多大的推广,大部分人是从吴晓波频道推荐认识的,然而这是个专门说财经的频道主要以男性用户为主。有一定经济基础,对生活有追求的人士。

●还有就是野心,从合作的厂家来看,除了基础的生活类,必要年新上的业务有房产,这种大金额商品,更受男士青睐,年与熊猫推出吉利定制款,上线一星期就预订超千辆,男士对汽车对房产更有投资眼光,与其说是购物不如说是理性理财。

?条目够吸引力吗?

条目内容有:1产品图片+2产品名称.品牌+3厂家背景+4价钱

目前靠品牌背景以及价格来吸引转化,如Michaelkors制造出口元,品牌背景Michaelkors价格元,我这个穷屌丝立即天猫查了一下价钱,几乎都在0RMB左右。立即觉得SO便宜,下单的动力多了N倍,

建议:加上市场售价元起。

4.2详情1-商品

A区:产品图片,图片跟随手势的滑动可度旋转,采用先进的3D展示技术从每个角度展现商品

B区:定制化的选项

--相似的推荐商品

--最具卖点的地方,加点钱就可以拥有自己姓名的商品。

占据了界面的黄金位置,利于用户去点击

C区:产品信息----产品价格,生产周期,商品名称,承诺,商品信息入口突出了2个信息,价格,商家入口,

然后进去的是商家的介绍界面,由于TAOBAO的使用习惯,心理预期是进入商家的所提供的所有宝贝界面,而且文字也没有清楚的表达,建议可以放在D区,单独列一项的入口

D区:其它信息----已选、商品评价、尺寸对照表(根据商品)、操作提示

已选:这个内容块,系统会默认选中第一个,默认正好是自己的尺寸时再跳出一个选择尺寸感觉很奇怪

既然不能帮用户做选择,就交还给用户自己去选择,省得误导

商品评价:本来评价的意义是为了更好产生信任形成转化,目前诸多宝贝还停留在无人评论状态,难免有些担心

怎样来解决无人评论的尴尬呢?还没想好

E区:操作区-客服、购物车、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客服:目前根据生产厂家情况,有电话和在线两种方式。

购物车:显示目前购物车内宝贝数量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信息的强点在这两个按钮上,希望最后形成转化

建议:点击加入购物车时,不止是购物车小图标上数量发生变化,可像天猫学习,有个加入小动作的指引。

整体来看这个详情页,转化动力不足

视觉上看:保持了整个产品的一致性,视觉强点在按钮,图片还是3D的旋转效果比较有意思。

交互上看:可增加与市场的对比价,增加转化力度。其次商家进入是商家介绍与预期不符,可考虑直接用商家介绍

4.2详情2-详情

这个详情页基本全是由图片构成,每个图片都是经过精心设计,从场景到细节,让用户多角度的了解商品

问题1:多图片加载问题,遇上网络不好的时候整片图的加载将会有些困难

建议将大图改成多张小图,且像一些固定的购买须知,售后服务固有项目,可用文字来呈现,减少加载负担

问题2:内容非常多却没有一个快速回到顶部的操作,

建议滑到第2屏时加个

问题3:A和B的导航栏的状态不一致,建议一样

建议详情页的状态栏+导航栏,可以做成透明,这样详情的界面场更大,调性更强,没有被上下所框住的拘束感

4.2详情3-评价

状态认知:商品满意度五颗星,此处是装饰还是最后的得分,不能清楚的传达含义,建议用百分比。

为空状态:首行视觉上提示过于靠上,其次可以考虑图文结合的方式卖个萌~~

优化:可将一些先一些关键字做为评论,这样简化用户评价的操作

4.2详情4-客服

联系客服,整体感觉没有温度,情感化设计没做好,感觉就是个冰冷的界面跳转,本来就是有疑问才进来的,进来后感觉没人搭理的感觉,像实体店还会说句:欢迎光临。这些是可以体现在界面里的

优化A:可以默认欢迎用语,以及目前客服状态,XX为您服务

红色框:+,大家已经有共识,就是更多选项,然而点击,直接就是选择照片,与预期不符。

优化B:加入工作时间,以及资费情况,如工作时间:9:00-18:00免通话费...

4.3选择眼镜流程

1.浏览看中眼镜,进入详情

2.颜色的选择,可以选择镜框的颜色,可以选择镜腿的颜色

3.印你的姓名,属于自己的商品^^

试戴眼镜是个很棒的体验

1.脸型放进圆形的框里,眼睛在横向区域内

2.对准瞳孔

3.眼镜类型效果体验,大小可调整。看着还是太丑~~放弃了

当然配眼镜是个非常细的活,还有很多小的参数,如瞳距,度数,散光度,轴位,这个是需要专业的验光后才最准确

如果稳定的度数的朋友,可以直接购买。

眼镜属于个性化非常明显的特殊商品,度数,散光度,款式,眼间距等参数,有27万种排列组合下来,是个非常传统的眼镜店,合作方依视路再造眼镜生产线,3D识像的技术,直接将眼戴在脸上,动态化方式将参数回到生产线。可以在眼镜的镜片上刻上名字,这就有了增值和服务的特点,获得增值利润。这点在大规模的生产环境下很难实现。生产线由刚性生产变成了柔性生产这将会是趋势,比起品牌,必要更看重口碑。

4.4AR实景

今年必要在开发在AR的开发上下足了功夫,也为家居品类的上线带来了新的体验。

科技+创新=未来的生活

将想像的空间生活化,更好的带来购物体验,不过目前每个商品加载过程中还些些慢,而且照片的质量依赖手机像素以及居住环境,这都对商品的展现有些影响。我拍那两个就比较丑,~~角度呀光线都看不到摄影师的美感。

有了AR技术,更加真实的打造了购物场景,提升了购买率。

4.5购物车

优化1:,点击后弹出内容,如黑色,如签字HY,然后并不能编辑,直接显示在订单信息里是不是更直观

优化2:只有红色框的区域,有链接到商品详情,建议将通行做为点击区域

4.6我的

视觉上:可以强化头像域空间

交互上:

1.对于各种状态的数量可以加上,如

2.由于是初创企业,关于我们可以放在图1中,增加曝光率,而且这块内容,关于必要的内容,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介绍说明他们还是非常看重自我品牌的塑造,希望得到用户的支持和信赖。

3.图二设置-个人资料,与头像-个人资料是一样的。可以去掉这个入口

关于我们:

视觉上:很用心,非常清晰的传达了必要的发展史

交互上:藏得比较深,可能放到上一个层级中

4.7与PC的高度统一

视觉高度统一,PC与移动端的无缝跨度

5总结与展望

个性化定制将会是以后的趋势,制造厂家开放平台,去除中间渠道直接让用户参与到生产过程中,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与用户之间的连接就会越来越多,是生产商,也可以说是服务提供商,当然必要的这个商业模式最重要的就是有优质的生产厂商合作,先入为主,培训一批自己的种子用户。不过这种商业模式还是很容易被模仿和复制,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的优势将不再明显,后续将努力做好品质,推出更多用户喜爱的商品,才能留住用户。

入堂找老袁

集创堂

一个与时俱进的组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cshunjie.net/syzz/513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