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人风采middot广西名人

白癜风怎么快速治疗 http://m.39.net/pf/a_4791312.html

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及环境的变化无不与人物的活动息息相关,而人物的活动与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紧密相联。广西的开拓、开发、发展记载着历代人物的活动、业绩与功过,有各阶层、各党派、各集团和各业的领袖,也有在各行各业中作出成绩和贡献的人们。

广西人在外省、外国的活动与外省人、外国人在广西的活动,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使历史呈现出波澜、起伏和光彩。

秦汉至唐宋时期

秦汉时期,今广西刚纳入中央王朝的版图,疆域待开辟,民族待融合,文化待兴起,秦国郡监御史史禄,伏波将军、西河平州(今山西离石)人路博德,伏波将军、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马援,交趾刺史部首任刺史、荆州长沙国(今属湖南)人罗弘,合浦太守、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孟尝和苍梧广信(今梧州)人陈钦、陈元等在推动广西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史禄督戍卒奋战3年,在今兴安县境的崇山峻岭间开凿河渠成功(唐代之后称灵渠),加快了军粮和军士的运输,为秦国统一岭南、设立郡县以及此后今广西地区各方面的开发立下奇功。路博德与马援先后平定南越国叛乱和交趾女子徵侧及女弟徵贰反汉,稳定了今广西地区的局势。

罗弘不畏地域荒远,遍察岭南7郡,询民间疾苦,查官员行为,使吏政为之一变。而孟尝上任后革易前弊、整顿纲纪,创造了“合浦珠还”的千古美谈。陈钦、陈元父子是今广西最早闻名全国的学者,均为汉代著名的经学家。

陈钦由交州刺史以秀才荐举,到长安后任五经博士,以研究《左氏传》见解独到而与著名经学家刘歆齐名。子陈元在继承其学术的基础上有所超越,亦以研究《左氏传》闻名,并与治《周礼》的大家郑兴等齐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孙权通过苍梧豪酋广信人士夑家族控制岭南,使岭南地区20多年无大战事,民少失业,商旅受益,生产发展,使青州北海国(今山东潍坊)人刘熙、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虞翻、陈郡扶乐(今河南太康扶乐)人袁徽等北方名士、学者纷纷前来,依者数以百计,形成以其为领袖的学术集团。

广信人牟子潜心研究佛学和老子的《道德经》,撰成中国早期重要的佛学论著《理惑论》,为佛教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交州刺史、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陶璜,自吴至晋任职30年,关心民间疾苦,允许珠民从事买卖活动,使商贸得到发展,深得民众爱戴。晋著名学者、琅邪临沂(今属山东)颜延之被贬谪任始安郡(治今桂林)太守,任上倡垦荒,减赋税,为民放贷粮食和谷种,常常到独秀峰麓岩内作诗读书,其独秀峰读书处激励着广西历代学子奋发上进。

隋唐五代宋时期。当岭南地区纳入隋王朝版图后,临贺(治今贺州八步区)人钟士雄母蒋氏深明大义,以死相谏,打消了其子参加动乱的念头,从而避免了岭南地区一场大规模动乱。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敦煌人令狐熙,以诚相待、耐心说服各溪洞首领,使众首领相继归附。

钦州俚人首领、安州刺史宁猛力,自陈以降拥兵自重,亦被其感动而归附。而滞留于总管府的官员们全部到达州县任职,使政令得到推行。隋末,南兰陵(今江苏常州武进)人萧铣踞地自雄,岭南大乱。

今桂林风光

唐武德四年(),行军总管、雍州三原(今属陕西)人李靖,率军配合赵郡王平定萧铣后任岭南抚慰大使检校桂州总管,派人分道招抚岭南各族首领,归附者有宁越郡太守、宁猛力之子宁长真等96州郡首领,辖60余万户。这一时期,许多有识之士被派到今广西任职,为今广西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贡献。如,唐会昌二年()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元晦任桂管观察使,治理桂林颇有政绩,尤其注重风景园林建设,曾组织开发叠彩山等。

宋初大名宗城(今河北临西一带)人范旻任邕州知州兼水陆转运使,针对当时邕州“好淫祀、轻医药、重鬼神”,于是奏请朝廷明禁,并用自己的薪俸为病者买药,使愈者以千计。宋端拱元年()河北大名人柳开任全州知州,创办全州最早的书院———柳山书院,成为开化全州第一人。

嘉祐三年()楚丘(今山东曹县)李师中任广南西路提点刑狱,后代理广南西路转运使,任上主持维修灵渠,并将灵渠的陡门由18个增至36个,不仅疏浚了淤塞的渠道,还加快了航行。乾道八年()平江府(今江苏苏州)人范成大任静江府知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在发展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经济等方面多有惠政,还据所见所闻撰成《桂海虞衡志》,为后世研究宋代的广西留下了珍贵史料。

他们得到广西民众的爱戴,范成大和钦州知州、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岳霖等官员离任时,百姓攀辕挽留,截路塞巷,依依不舍。这一时期,不少著名文化人和官员因种种原因被贬谪到今广西,也为今广西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贡献。如,唐元和十年()长安(今西安)人柳宗元被贬任柳州刺史,在柳4年,革除陈规陋习,整顿社会秩序,发展生产,兴办学校,修缮孔庙,禁止抵押贩卖奴婢,使柳州的面貌得到较大改观。

宋熙宁四年()福建晋江人苏缄被贬任邕州知州,当交趾(今越南)军队进攻邕州城时,其率全城军民拼死抵抗,并将官府和私人积蓄全部拿出来用于战事,坚持42日,城陷之日,与全家祖孙3代35人自焚以殉国。崇宁二年()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黄庭坚被编管宜州,其忍辱振作,在当地设馆讲学,传播中原文化,受到民众的厚待。莅临今广西的文化人无不为自然天成的奇山秀水所倾倒。他们赋诗、作画、题刻,在各府、州、县留下许多佳作名篇和石刻,其中以桂林、阳朔为最盛。

今贺州八步风光

唐代桂州都督兼岭南道按察使、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张九龄,以一首《巡按自漓水南行》诗首次生动描绘漓江之秀丽。广东封开人莫休符曾任融州(治今融水)刺史,晚年辞官退居桂林,撰写的《桂林风土记》为唐代唯一一部桂林旅游指南。宋代广南西路提点刑狱、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王正功,首次吟出“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千古名句。

正是这些文人墨客的盛爱,使百里漓江和桂林山水得以名扬四海,千百年来吸引着无以计数的游人。广西本土也涌现一批颇有影响、受民爱戴的官员。

宋代恭城瑶族人周渭,历任永济(今山东临清)知县、兴州(今陕西略阳)通判,棣州(今山东惠民一带)、扬州、亳州(今安徽亳县)知州,广南诸州转运副使、两浙东西路转运使,盐铁判官、侍御使,宋州(今河南商丘)职方员外郎等,每到一地均急公好义、执法严明、正直不阿,使政务简肃、民生安宁。其深得朝廷器重、百姓拥戴,太祖曾诏书嘉奖,离任棣州时官吏和民众均当道挽留、依依不舍,真宗因其清贫几无法举丧而赙钱10万用以治丧,并敕封为惠烈御使周王。兴安人蒋允济历任富川县令、宾州(今宾阳)通判、浔州(治今桂平)知府、邕管观察安抚使等,所至注重严惩不法之徒,减轻百姓负担,发展地方经济,以恩信结民,卓有政绩,卒于任时,民众哀恸,哭者罢市。

广西本土也涌现一批颇有造诣的学者、诗人。如首位进士、唐代藤县人李尧臣,首位状元、唐代临桂人赵观文,首位三元及第者、宋代祖籍宜州人冯京,唐代著名诗人阳朔人曹邺、临桂(今桂林)人曹唐,五代著名诗人、镡津(今藤县)人陆蟾,宋代著名佛教禅师、全州清湘(今全州)人楚圆、镡津人契嵩等。

藤县访苏亭

唐代桂州(今桂林)人裴说、裴谐兄弟于天祐三年()同登巍科,这在广西历代科举中仅见,在全国科场中罕见,一时惊动朝野。兄裴说高中唐代最后一名状元,据清代学者徐松所撰《登科记考》,弟裴谐位居第二。两人均工诗,在唐代诗人谱中有“二裴”之说。曹邺、曹唐的诗作,《全唐诗》分别收录首和多首。

宋代广源州(今广西靖西、大新及越南西北部边境一带)僚人(壮族先民)首领侬智高,因多次要求归附朝廷被拒,遂起兵反宋,在邕州城建立大南国,连破两广诸州县,围困五府经略使驻地广州达57日,震惊朝野。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经制广南(今广东广西)“盗贼”事、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狄青奉命率部征讨,与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孙沔、广东曲江人余靖等夹击侬军,得胜回朝。这是隋唐五代宋时期今广西境内最为有影响的起义,造就了数位影响全国的军事人物。

今靖西风光

元明清时期这一时期,明代有倭寇犯境,清代有法国军队挑起中法战争,企图以越南为跳板侵略中国,广西军民英勇抗敌,建立了赫赫战功。在抗倭战事中,浙江按察司佥事、郁林(今玉林)人陶成率精兵埋伏于大窝桃渚海边,发火箭引敌船燃烧,在海沙中密布钉板使敌寸步难行,致敌畏惧而不敢再犯。归顺(今靖西)壮族人、瓦氏夫人代曾孙率俍兵出征抗倭,任女官参将总兵,在金山卫和王江泾多次大败倭寇,被誉为石柱将军,得到朝廷嘉奖。马平(今柳州)人罗拱辰因抗倭有功由浙江松阳知县升任浙江按察司佥事,进而任海防同知。中法战争爆发前,广西人刘永福应越南阮朝之请帮助抗法,率黑旗军在河内西郊纸桥先后毙伤法军头目安邺、班尼,阵斩法军司令李维业、副司令韦鹥,令法军闻风丧胆。中法战争爆发后,原广西提督、钦州人冯子材临危受命,迅速募集“萃军”参战,任清军前敌主帅,广西提督、永安(今蒙山)人苏元春为副帅,挥师取得镇南关大捷,为中法和谈及中越划界提供了前提条件;灌阳人唐景崧请缨赴越南,率“景字军”抗法,与黑旗军、滇军一道发起宣光战役,迫使法军两次驰援宣光,为镇南关—谅山战役胜利作出了贡献。中法战争后,苏元春着力在中越边境构筑国防工事体系,历时18年,建成关楼、指挥中心、兵站和余座炮台、67处营垒、59座碉堡阵台、千余里军路等,安装各种型号的加农炮24门,使广西边防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期间,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马赖神甫于清咸丰年间违反清朝禁令,擅自入境后潜至广西西部地处偏僻的西林县非法传教。破坏风俗,干涉教徒婚姻,勾结贪官强盗,扩展教会势力,违反天主教戒律,勾引奸淫妇女,并包庇教徒马子农、林八等抢掳奸淫,激起民众强烈愤慨,被告到官府。知县张鸣凤秉公执法,将其判处死刑。史称“西林教案”,又称“马神甫事件”。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进一步取得教会的支持,巩固军事独裁及扩张海外权益,遂以此事件为借口,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阶级矛盾方面,明代广西爆发规模宏大、历时长久的大藤峡起义、八寨起义以及田州府卢苏、思恩府王受之乱;清代爆发中国近代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和会党起义。大藤峡起义军瑶族首领、浔州(今桂平)人侯大苟率部转战两广、湖南,杀广西布政使,活捉广西按察副使,夺库银、粮食与食盐接济民众,被英宗悬赏千金追捕。鏖战近30年,多次被诸省联合组织的官军进剿,最终被佥都御史、江苏长洲(今吴县)人韩雍率领的大军击败。明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浙江余姚人王守仁奉命出征广西,总督两广兼巡抚招抚田州府卢苏、思恩府王受,之后又率官军、土兵进剿大藤峡义军和八寨义军,同时在广西办学校、建书院,宣扬孔孟儒学,传播文化教育,运用剿抚两手平定了政局。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日(.1.11)广东花县(今花都)人洪秀全领导的金田起义在桂平县金田村爆发后,桂平人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北王韦昌辉和贵县(今贵港市区)人翼王石达开成为太平天国领导核心成员。他们领导太平军转战桂、湘、鄂、赣、苏、浙、豫诸省,并建都天京(今南京)。天京事变后,藤县人忠王李秀成、英王陈玉成成为太平天国后期主将,多次建立奇功。在本志《太平天国人物表》收录的名王、丞相、宰辅、侯、国宗、主将等官员中,广西籍者就有名。清咸丰年间,广西境内农民起义和会党起义风起云涌,相继有湖南东安人朱洪英率众在灌阳建立升平天国;广东佛山人陈开、鹤山人李文茂率众在浔州府城(今桂平县城)建立大成国;新宁州(今扶绥)壮族人吴凌云率众在当地陇罗建立延陵国。这一时期,广西人位居朝廷要职者众多。出现了兄弟尚书———全州人蒋昇、蒋冕。两人于明成化二十三年()同榜中进士,正德、嘉靖年间均位居尚书,成为桂人入仕之空前盛事。兄蒋昇为南京户部尚书,弟蒋冕曾入正德朝内阁、位居嘉靖朝首辅。还有正德朝南京工部尚书、苍梧(今梧州)人吴廷举,隆庆朝南北两京国子监祭酒、万历朝礼部和吏部尚书、临桂人吕调阳,万历朝礼部尚书、宣化(今邕宁)人萧云举,抗金名将、崇祯朝兵部尚书、藤县人袁崇焕,清乾隆朝兵部、吏部、工部尚书、理学名儒、临桂人陈宏谋,光绪朝邮传部尚书西林壮族人岑春煊,宣统朝学部尚书、学务大臣、中学改革的倡导者,新学与旧学、中学与西学结合的推动者灌阳人唐景崇等。吴廷举为官清廉刚正,死时贫不能殓,历为史家称道,袁崇焕精忠报国,含冤屈死,事迹感人至深。此外还出现一批有影响的地方官员。马平(今柳州)人杨廷理,三任台湾知府,为开发噶玛兰(今台湾宜兰)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开兰名宦”。浙江临海等县知县、苍梧(今梧州)人李百龄,因体恤民众、秉公办案而享有“青天”之名。在文化教育卫生领域颇有建树者也不少。苦瓜和尚、清初四位名画僧之一、桂林人石涛,绘画理论与创作对扬州画派和近现代中国画产生了深远影响。临桂(今桂林)人王鹏运、况周颐跻身“清末四大词人”之列,又共同创立了临桂词派。钦州人冯敏昌诗名远播,与张锦芳、胡亦常并称为“岭南三子”,卓立成为岭南一宗。文学家、永福人吕璜将桐城派文学思想传入广西,是岭西桐城派文学的开拓者,有“一代经师”之称。其与学子临桂(今桂林)人朱琦、龙启瑞、马平(今柳州)人王拯、平南人彭昱尧被称为“岭西古文五大家”。贺县(今贺州八步)人于式枚于光绪年间曾任中国第一所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总办,岑春煊在山西创办了全国第一所省办大学堂———山西大学堂。有“两粤宗师”之誉的象州人(一说壮族)郑献甫,先后在广州越华书院、顺德凤山书院,桂林榕湖经舍、秀峰书院、孝廉书院,宜州庆江书院、德胜书院,柳州柳江书院、象州象台书院,任山长或主讲,培养了大批人才。进士、翰林院编修、武缘(今武鸣)壮族人刘定逌,因不肯趋附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和珅而罢归,回乡后历任思恩府阳明书院、浔州府浔阳书院、桂林秀峰书院、宾州书院山长或主讲,时人赞其“德行清如漓江之水,学问高如独秀之峰”。宜州壮族人李文凤所著的《越峤书》入选《四库全书》,被世人称为外史邦国之志最善的珍本。医家、梧州人许瑞芝,在宣统三年()倡议创办中国红十字会梧州分会,并成为该分会首任医务主任。临桂陈氏家族五代连科成为佳话。曾祖陈宏谋以下有3人高中进士,2人中举人。玄孙陈继昌三元及第,朝考第一,又中一元,实中四元。自隋大业三年()开科取士,至清光绪三十年()废科举,近0年中产生文科状元约名,其中大魁天下、连中三元者仅13名。广西2名,为三元最多的省份之一。陈继昌即为广西第二名三元及第者,也是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名三元及第者、清代两名三元及第者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在历代文科状元中,广西有9名,另榜眼3名、探花2名。全州蒋氏曾出现两门父子均三人进士及第之盛事。一是康熙至乾隆年间的蒋林、蒋良翊、蒋良骐父子,一是道光至光绪年间的蒋启敭、蒋琦龄、蒋元杰父子。光绪年间,临桂县曾因刘福姚、范家祚、陈福荫、吕森、王家骥、阳顗、秦士麟、郑揆一等8人同榜进士及第,三科高中张建勋、刘福姚2名状元而风光无限,以至北京的临桂会馆大门上贴出“一县八进士、三科两状元”的对联。这一时期,一批名人到广西做官,为广西的发展和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明嘉靖年间,广东香山(今中山)人黄佐任广西提学佥事,任上尽行拆除荒诞不经的庙宇,建立乡村社学,并总纂《广西通志》;福建同安人林希元任钦州知州,任上劝农耕,薄赋税,立社学,复儒学,修营堡,固边防,百姓感其恩德,为其建立生祠。清初山西永宁(今方山)人于成龙任罗城知县,政绩卓著,3年改变当地面貌,离任时百姓沿途追送,哭声一片。康熙年间,浙江海宁人陈元龙任广西巡抚,集匠卒数千人全面修整灵渠,并率僚属捐俸银两作修整费用;从外乡携来大豆种子,教民栽种,获利甚多。嘉庆年间江西南康(今星子)人谢启昆任广西巡抚,任上奖励垦田,允许自行垦植山头地脚,并免赋税;准许商人到少数民族地区经商,严禁他们剥削瑶、僮(壮)民;还兴利除弊,察吏安民,消除水患,便利交通。光绪年间,马丕瑶任广西布政使和广西巡抚5年间,政绩显著:在全省宣传商品经济观念,提倡兴办实业,发动种桑养蚕办缫丝厂,并请女师教民缫织,两年之后,全省仅桑蚕业年收入已达50万至60万两白银;在10个府、直隶州城设官书局,所藏图书供士人借阅;整顿厘金税卡,严禁赌博;筹款兴筑沿边炮台。安徽休宁人汪森和福建长乐人梁章钜在广西为官期间,相继编成或主持纂辑成《粤西诗载》、《粤西文载》、《粤西丛载》(合称《粤西三载》)和《三管英灵集》,对保存广西历史文化作出了贡献。江苏江阴人徐霞客于明崇祯十年()闰四月进入桂北,在广西游历近一年,其撰写的《徐霞客游记》三分之一篇幅为记载广西的见闻,对广西岩溶地貌作了科学记录,还记录了广西热情好客、朴实善良、助人为乐、虚怀若谷的民风和明末社会矛盾尖锐、时局动荡等情况,极具资料价值。清朝末年,西学东渐,广西学子开始将目光投向国外。桂林人马君武于光绪二十七年象州人(一说壮族)郑献甫,先后在广州越华书院、顺德凤山书院,桂林榕湖经舍、秀峰书院、孝廉书院,宜州庆江书院、德胜书院,柳州柳江书院、象州象台书院,任山长或主讲,培养了大批人才。进士、翰林院编修、武缘(今武鸣)壮族人刘定逌,因不肯趋附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和珅而罢归,回乡后历任思恩府阳明书院、浔州府浔阳书院、桂林秀峰书院、宾州书院山长或主讲,时人赞其“德行清如漓江之水,学问高如独秀之峰”。宜州壮族人李文凤所著的《越峤书》入选《四库全书》,被世人称为外史邦国之志最善的珍本。医家、梧州人许瑞芝,在宣统三年()倡议创办中国红十字会梧州分会,并成为该分会首任医务主任。临桂陈氏家族五代连科成为佳话。曾祖陈宏谋以下有3人高中进士,2人中举人。玄孙陈继昌三元及第,朝考第一,又中一元,实中四元。自隋大业三年()开科取士,至清光绪三十年()废科举,近0年中产生文科状元约名,其中大魁天下、连中三元者仅13名。广西2名,为三元最多的省份之一。陈继昌即为广西第二名三元及第者,也是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名三元及第者、清代两名三元及第者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在历代文科状元中,广西有9名,另榜眼3名、探花2名。全州蒋氏曾出现两门父子均三人进士及第之盛事。一是康熙至乾隆年间的蒋林、蒋良翊、蒋良骐父子,一是道光至光绪年间的蒋启敭、蒋琦龄、蒋元杰父子。光绪年间,临桂县曾因刘福姚、范家祚、陈福荫、吕森、王家骥、阳顗、秦士麟、郑揆一等8人同榜进士及第,三科高中张建勋、刘福姚2名状元而风光无限,以至北京的临桂会馆大门上贴出“一县八进士、三科两状元”的对联。这一时期,一批名人到广西做官,为广西的发展和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明嘉靖年间,广东香山(今中山)人黄佐任广西提学佥事,任上尽行拆除荒诞不经的庙宇,建立乡村社学,并总纂《广西通志》;福建同安人林希元任钦州知州,任上劝农耕,薄赋税,立社学,复儒学,修营堡,固边防,百姓感其恩德,为其建立生祠。清初山西永宁(今方山)人于成龙任罗城知县,政绩卓著,3年改变当地面貌,离任时百姓沿途追送,哭声一片。康熙年间,浙江海宁人陈元龙任广西巡抚,集匠卒数千人全面修整灵渠,并率僚属捐俸银两作修整费用;从外乡携来大豆种子,教民栽种,获利甚多。嘉庆年间江西南康(今星子)人谢启昆任广西巡抚,任上奖励垦田,允许自行垦植山头地脚,并免赋税;准许商人到少数民族地区经商,严禁他们剥削瑶、僮(壮)民;还兴利除弊,察吏安民,消除水患,便利交通。光绪年间,马丕瑶任广西布政使和广西巡抚5年间,政绩显著:在全省宣传商品经济观念,提倡兴办实业,发动种桑养蚕办缫丝厂,并请女师教民缫织,两年之后,全省仅桑蚕业年收入已达50万至60万两白银;在10个府、直隶州城设官书局,所藏图书供士人借阅;整顿厘金税卡,严禁赌博;筹款兴筑沿边炮台。安徽休宁人汪森和福建长乐人梁章钜在广西为官期间,相继编成或主持纂辑成《粤西诗载》、《粤西文载》、《粤西丛载》(合称《粤西三载》)和《三管英灵集》,对保存广西历史文化作出了贡献。江苏江阴人徐霞客于明崇祯十年()闰四月进入桂北,在广西游历近一年,其撰写的《徐霞客游记》三分之一篇幅为记载广西的见闻,对广西岩溶地貌作了科学记录,还记录了广西热情好客、朴实善良、助人为乐、虚怀若谷的民风和明末社会矛盾尖锐、时局动荡等情况,极具资料价值。清朝末年,西学东渐,广西学子开始将目光投向国外。民国时期桂林人马君武于光绪二十七年,次年广西大学正式开办,马君武出任校长,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硕士、桂林人白鹏飞任教务长,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学士、全县(今全州)人蒋继尹任总务长。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代表、四川广安人邓小平和中共党员、广西教导总队副主任、广西警备第四大队大队长、海南文昌人张云逸等领导百色起义,建立红七军,军长为张云逸,党代表(后改为政治委员)为邓小平,中共党员、东兰壮族人韦拔群为第三纵队纵队长。同一天,中共右江特委书记、南宁人雷经天在右江地区第一届工农兵代表会议上当选右江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会主席。年2月1日,国民党左派、第四编遣分区主任、北流人李明瑞与中共党员、广西警备第五大队大队长、北流人俞作豫等领导龙州起义,李明瑞任红七、红八军总指挥,俞作豫任红八军军长兼左江革命委员会军事委员,邓小平任政委,中共党员、湖北郧县人何世昌任红八军政治部主任和中共红八军军事委员会书记。年11月初,红七军与红八军余部集结于河池,整编为红七军新建制,总指挥为李明瑞,军长为张云逸,前委书记兼政委为邓小平。红七军主力奉命北上远征,转战桂、黔、湘、粤、赣5省,于年7月到达中央苏区,编入红三军团序列,成为中央红军的组成部分。红七军主力奉命北上后,韦拔群与中共党员、东兰壮族人陈洪涛分别任红二十一师(后改称独立第三师,亦称右江独立师)师长、政委,率部继续在右江革命根据地坚持斗争,直至牺牲。年5月,李宗仁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白崇禧任该集团军副总司令。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重组广西省政府,黄旭初任省政府主席。次年,以其为首的省政府提出“建设广西,复兴中国”的口号,推行“行新政、用新人”的政策,同时实施以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名义提出的“三自”、“三寓”(自卫、自治、自给,寓兵于团、寓将于学、寓征于募)政策,大力引进人才,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政治、经济、军事和文教等方面的建设,并且获得了在广西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成绩,获得“模范省”的美名。期间,湖南醴陵人杨东莼受聘出任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校长,先后聘请贵县人陈此生、浙江义乌人陈望道、湖北黄冈人马哲民、湖北石首人邓初民等一批共产党员或进步人士担任教务长、教务主任、教授,开设马克思主义文学和社会科学等课程,受到青年学生的欢迎。该校成为广西民主进步的基地之一。雷沛鸿在全省倡导并组织开展声势浩大的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该运动以抗日救国为教育工作的中心,将儿童教育与成人教育结合,学问教育与劳动教育结合,乡村建设运动与民族复兴运动结合,经过6年实践,全省的成人和儿童大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教育,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其国民基础教育主张年为国民政府教育部采纳并推行全国,影响至今。年日本关东军制造“九·一八”事变,全国人民义愤填膺、同仇敌忾。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九旅旅长(不久任第五十七军军长)、容县人何柱国率部在山海关抗日,继而在临永和长城参加抗战。年日军又挑起进攻上海的“一·二八”事变,驻守在上海的第十九路军,在全国人民抗日救亡高潮的推动下,英勇抗敌。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破坏抗战,将在淞沪抗日的第十九路军调往福建“剿共”。第八路军总指挥、苍梧人李济深与第十九路军总指挥、广东罗定人蔡廷锴、第十九路军将领、合浦人陈铭枢等对蒋介石的反动政策十分不满,于年发动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李济深当选政府主席。与此同时,博白人李光前在侨居地印度尼西亚领导成立邦加岛勿里洋华侨赈济祖国难民委员会,连续11年为祖国抗日民族战争募集大量财物送往前线。年6月1日,李宗仁首倡“焦土抗战”,与防城人陈济棠发动了逼蒋抗日的“两广事变”。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1个多月内,广西当局动员和组织10余万军队开赴抗日前线,动员之快、出兵之多,在全国名列前茅。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率领桂军参加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保卫战、随枣会战、枣宜会战和豫南鄂北诸战役,战功卓著。李品仙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参与指挥了徐州、武汉、枣宜等会战。白崇禧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兼军训部部长,参与策划全国抗战。柳城人、第十四师师长陈烈,年率所部在扼守江西马头镇黄土桥战斗中与日军激战40余日,阵地未损一角,被日军称为中国军队战斗力强者之一,获国民政府授予陆海空军甲种一等勋章。在与日军的激战中,第一七二师副师长兼旅长、容县人夏国璋,第一七一师旅长、桂林人秦霖,第三十一军一三一师师长、柳州人阚维雍,第八十八师旅长、岑溪人高致嵩,桂林城防司令部参谋长、岑溪人陈济桓等,指挥所部血战;一七三师师长、扶南(今属扶绥)壮族人钟毅,一七三师旅长、靖西壮族人庞汉祯,指挥所部舍身掩护部队退却;均壮烈殉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部队在抗日战争中战功卓著。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团长、临桂人李天佑,率部参加平型关战斗,歼灭日本板垣师团多人,取得全国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的首个大胜利。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司令员、新四军第四师旅长兼淮北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新四军第四师副师长东兰壮族人韦国清,率部转战于淮北津浦路东地区,多次挫败日伪军的“扫荡”。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六八八团团长、东兰壮族人韦杰,在香城固战斗中指挥该团全歼日军大队长以下余人,创造了平原反“扫荡”作战的范例。新四军独立旅旅长兼政委、东兰壮族人覃健,苏浙皖联合抗日司令部参谋长、凤山人姜茂生,晋察冀军区第十二军分区司令员、都安(今大化)壮族人覃国翰,太行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凌云人黄新友等,亦在抗日战争中建立了卓越功勋。抗日战争中,广西空军编入中央空军,广西籍飞行员在与日本空军的激战中英勇顽强、奋不顾身,为抗击日军作出了重要贡献。容县人韦一青先后任第三十二驱逐机队副队长、第三十二中队中队长,参加了武汉会战、桂南会战等,曾指挥5架飞机拦截30多架日军飞机,为保卫武汉三镇作出贡献,与苏联空军志愿队协同作战时,在昆仑关空战中牺牲。桂林人何信任第八中队副队长,曾参加台儿庄会战,在山东临城、枣庄战斗中,与战友驾机14架与日机17架交战,击落日机6架,胸部连中3弹,拼死驾机连撞两架日机,与敌人同归于尽。第三大队第八中队分队队长、阳朔人莫休,飞行员宜山(今宜州)人黄莺、容县人何觉民、苍梧人李康之、蒙山人莫更等均在战斗中为国捐躯。抗日战争中,桂林成为国民党统治区著名的“文化城”,曾在此从事抗日文化活动的国内外文化人有多名,其中著名的作家、诗人、画家、戏剧家、音乐家、舞蹈家、科学家、教授、学者有多名,如著名学者、四川乐山人郭沫若,著名作家、四川成都人巴金,著名科学家、湖北黄冈人李四光,著名剧作家、浙江杭州人夏衍,著名版画家、广东东莞人陈烟桥,著名诗人、江苏吴县人柳亚子,著名舞蹈家、江苏太仓人吴晓邦等。著名戏剧家、湖南浏阳人欧阳予倩任广西戏剧改进会会长、广西实验桂剧团团长、桂剧学校校长等,为广西的戏剧改革,特别是桂剧改革和人才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著名画家、江苏宜兴人徐悲鸿在桂林一面办画展,筹赈救国,一面参与广西省立艺术馆美术部的工作,倡办并亲自为广西省立艺术师资训练班授课,还筹建桂林美术学院,为广西系统培养美术人才。年2月中共广西省工委根据形势发展和革命斗争需要,继续加强农村工作,同时抽调一批骨干到城市壮大中共组织,领导各阶层人民开展爱国民主运动,并于年4月作出了全省开展武装斗争的部署。年5月至7月,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先后成立粤桂边工委、粤桂湘边工委和桂林工委(沿称桂柳区工委),广东中山人周楠、广东开平人梁嘉、广东阳山人陈枫分别任书记。同时撤销广西省工委,省工委书记钱兴调任粤桂湘边工委副书记、粤桂湘边部队副政委。广西各地党组织相继在钟山、富川、灵川、全县(今全州)、龙州、明江(今属宁明)、万冈(今巴马)、凤山、横县、上林、贵县、武宣、上思等21县,组织余人举行武装起义。起义部队攻占了2座县城、3个区公所、80多个乡公所,歼敌多名,不但削弱了新桂系地方部队的实力,而且迫使其将从内战前线回桂整补的整编第四十六师一七四旅留守广西,从而在战略上支援了人民解放军正面战场的作战。年12月,撤销桂柳区工委,成立中共广西省农村工作委员会和城市工作委员会。中共广西省农村工作委员会以北流人李殷丹为书记,负责领导桂东、桂北、桂中、柳北、都宜忻5地区的农村武装斗争。中共广西省城市工作委员会以陈枫为书记,负责领导桂林、柳州、南宁、梧州4市迎接解放军入城的“里应外合”工作,组织护厂、护路、护校,进行社会调查。广西解放前夕,活跃于农村的主要武装有桂北地区的人民解放总队12个支队,桂中地区的人民解放总队5个大队和中队,桂东地区的人民解放总队25个大队,柳北地区的人民解放总队6个大队和1个独立中队,都宜忻地区的解放总队4个联队18个大队,桂滇黔边纵队的左江支队和右江支队,粤桂边纵队第一、第三、第四、第七、第八支队等,共4万余人。游击区扩展到全省(含钦廉地区)的97个县,建立了3个专署级、42个县级人民政权,其中一些县已经成为巩固的根据地。为南下解放军解放广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年10月,临桂人李任仁、江西清江人陈劭先、陈此生等人发起组织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次年该会在广州成立,推举李济深为主席。年1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成立,李济深当选主席,陈铭枢当选常委,陆川人吕集义当选委员兼副秘书长,李任仁、陈此生当选委员。民革成员宾阳人陈良佐、宾阳人梁瀚嵩、德保壮族人黄启汉等参与了对国民党军政人员的策反工作。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梁瀚嵩为迎接广西解放,掩护当地武装斗争,被保安团围攻时牺牲。年11月,民盟广西省支部在桂林成立,桂林师范学院教授、江苏苏州人徐寅初任主任委员。之后,民盟桂林市分部、南宁市分部、柳州市分部、桂林师范学院学生支部等相继成立。民盟广西省支部响应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的号召,动员、组织盟员开展和参加进步的文化、宣传活动,参加人民民主运动和学生运动。民国时期广西涌现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人。哲学家、桂林人梁漱溟,致力于孔子和儒家学说及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其《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被誉为“迩来震古铄今之著作”。法国巴黎大学博士、语言学家、博白人王力,回国后先后在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等校讲授语言学、音韵学等课程,年在中山大学创办中国第一语言学系。化学家、贵县人李运华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博士学位,发明了12种萘酚制革物料,获得美国政府专利局发给的专利权状及奖励,回国后研究发现的压力与沸点关系新规律,所引导出的公式被命名为李运华公式。永福人韦超是中国最早的滑翔家,曾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滑翔训练班班主任。容县人封凤子为包揽曹禺四大名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中四位女主角四凤、陈白露、金子、愫芳的首演者,成为抗日战争前后中国话剧舞台上的主要表演艺术家之一。北流人马达为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之后又成为“延安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年9月,应中国共产党的邀请,李济深、黄绍竑、李任仁、陈此生等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会。李济深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年,李济深当选首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此后至年,当选国家领导人的广西籍人士有:韦国清当选第四至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扶绥壮族人甘苦、苍梧人李沛瑶当选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年9月,国务院授予韦国清、李天佑上将军衔,授予韦杰、田阳壮族人冼恒汉、莫文骅、覃键中将军衔,授予东兰壮族人韦祖珍、武鸣壮族人卢绍武、扶南(今属扶绥)壮族人吴西、田阳壮族人欧致富、姜茂生、贺县(今贺州八步)人黄一平、平果壮族人黄惠良、黄新友、东兰壮族人覃士冕、都安(今大化)人覃国翰等10人少将军衔。他们均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翻身解放作出了卓越贡献。年12月11日广西解放后,张云逸任中共广西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和广西省政治协商委员会主席。年3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刘建勋任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和自治区政协委员会主席,韦国清任自治区党委书记处书记、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在此前后,历任省(自治区)党委书记(代理书记、第一书记)的还有湖南祁阳人陶铸、蒙山人陈漫远、韦国清、陕西周至人安平生、河北广宗人乔晓光、玉林人陈辉光、河南卢氏人赵富林、湖南株洲人曹伯纯;历任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的有巴马壮族人黄荣、甘苦、山东威海人刘明祖、赵富林;历任省(自治区)政府(人民委员会、革命委员会)主席(代主席、主任)的还有陈漫远、韦国清、安平生、乔晓光、东兰壮族人覃应机、象州壮族人韦纯束、上林壮族人成克杰、平果壮族人李兆焯,历任省(自治区)政协主席(代主席)的还有陈漫远、韦国清、覃应机、乔晓光、陈辉光。广西解放50年来,在中共广西省(自治区)党委、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为广西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至年,据不完全统计,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涌现了全国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人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人次,省(自治区)特等劳动模范38人次,省(自治区)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人次,广东省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人次,部队战斗英雄、模范、先进工作者人次;涌现了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0名,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名,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名,广西优秀专家名;有教授级专业技术人员名,特级教师名;44名广西运动员在奥运会、世界杯和世界锦标赛等国际性赛事中获得世界冠军。一批学者站到了科学技术的前沿。中国物理学会相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物理学会X射线专业委员会顾问、宁明壮族人郑建宣,为著名金属物理学家、中国合金相图奠基人之一。其年在世界上首次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CO2AIS的晶体结构进行测定,发现CO2AIS结构是一种新的结构类型。这一研究成果至今被国际晶体学界所公认和采用。晚年还承担中国科学院基金会资助的“稀土合金相图”研究,其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同类研究水平。全国种子学会常务理事、桂平人陆万佳,从事水稻育种研究数十年,于20世纪60年代初选育成矮秆高产良种“广选三号”在自治区内外推广,最高年份达多万亩。该品种自育成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一直为广西早稻的当家品种之一。该成果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年获国家发明特等奖。其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广西粮油保管防治技术研究室课题组负责人、广东阳江人张厚泽,在攻克黄曲霉毒素污染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其成果年获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年获广西科技成果一等奖。自治区第二地质队副总工程师、广东高州人李正海,在桂西黄金大会战中,带领职工探明矿区黄金含量潜在经济价值达十多亿元。1年又从超微细粒型金矿中炼出第一块重达86克的黄金,推动了桂西黄金普查会战的深入开展,使广西的黄金储量在10年间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至年探明储量翻了一番。柳州市建筑机械总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广东潮阳人黄是勇,主持研制的OVM锚具技术性能达到国际水平,成为那一时期全国在该领域唯一能与国际竞争的产品。广西植物研究所所长、广东开平人梁畴芬,与广东郁南人莫新礼先后发现了弄岗金花茶等3种金花茶和十几种植物新种,揭示了在钙质土上也分布有金花茶,还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全面研究猕猴桃分类、命名的学者,规范了世界各国误写了六七十年的猕猴桃拉丁学名,使猕猴桃属植物的研究和整理井然有序。一批学者、作家、演员在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作出了贡献。贵县(今贵港市区)人罗尔纲毕生从事太平天国史等研究,累计出版《太平天国史》、《〈水浒传〉原本和著者研究》等专著40余种,发表文章余篇,计万字,整理、编辑、出版的资料余万字。撰述之丰,为中国史学界罕见。百色人梁宗岱以翻译诗作精当独到闻名,被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誉为“东方诗人”。彩调剧、电影《刘三姐》的创作人员、演员取得了巨大成功,使广西的歌仙刘三姐走出了广西,走出了国门,影响国内外数十年。横县壮族人韦其麟创作的叙事长诗《百鸟衣》,以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取得极大成功,被译成俄、英、法、意、日等国文字。永福壮族人萧甘牛搜集整理的苗族民间故事《灯花》被译成日文出版后,影响很大,曾使一个日本家庭的男主人改变恶习、女主人重新燃起生活的勇气。贵县壮族人莎红搜集整理了瑶族第一部民间长诗《密洛陀》。一批优秀运动员为祖国和家乡赢得了崇高的荣誉。来宾壮族人李宁,年在第六届世界杯体操赛上获男子全能、自由体操、吊环、单杠、鞍马、跳马6枚金牌,成为中国在一次世界大赛中获得金牌最多的体操选手;年在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获男子自由体操、鞍马、吊环3枚金牌,并获2枚银牌、1枚铜牌。年至1年,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和世界杯上共获14枚金牌,被誉为“体操王子”。年成为中国和亚洲首位当选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的运动员。年被各国记者评选为20世纪最杰出的运动员,是中国运动员唯一入选者。

参考文献:《广西通志·人物志》

END

志说·百色市科技

志说·百色市商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cshunjie.net/syzz/822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