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征ICL手术,更好的视力与平衡

对于近视屈光度高,角膜相对较薄的患者而言,激光手术的角膜切削不足以达到矫正的目的,术后视力的可预测性、稳定性都会随着度数的加深而下降。部分患者可能还需要在手术的基础上再配戴一定度数的眼镜,所以角膜屈光手术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对于重建高度近视患者的双眼视觉功能也不能达到十分理想的效果。

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手术(ICL手术)出现以后,有医生开始尝试该方法矫正儿童高度近视引起的弱视。从理论上讲,植入眼睛内部的晶体镜片,比框架眼镜、隐形眼镜以及角膜激光手术更加接近理想的光学矫正平面——瞳孔平面,因此使得视网膜成像的放大率明显降低,分辨率明显提升。同时,眼内镜片减少了框架眼镜带来的棱镜效应、周边视野缩小、“跳像”现象,使患者更容易接受并达到近视与散光度数的完全矫正。除此之外,ICL手术还具有较好的可预测性和可逆性。越来越多的临床随访观察发现,通过眼内晶体植入矫正屈光不正,再经过弱视治疗和训练,成年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及双眼视觉功能均有可能提高,比较框架眼镜和角膜接触镜矫正之后实施的弱视治疗,效果更佳明显。

国内有医生报道了一例通过ICL手术矫正单眼高度近视,联合弱视治疗,提高立体视的个案。患者18岁,右眼就诊时的屈光状态为:度近视,度近视散光,最佳矫正视力0.5。左眼度近视,最佳矫正视力1.0,无立体视功能。患者主诉配戴框架眼镜后明显不适,因而未坚持配戴框架眼镜,只能采用角膜接触镜矫正。六个月后右眼最佳矫正视力无明显提高,且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经常丢失接触镜,或者忘记配戴或及时摘取,导致治疗不连贯或眼部炎症。最终患者同意接受ICL手术矫正其右眼的视力,术后联合每天8小时的遮盖左眼治疗。术后第26个月,双眼最佳矫正视力均达到1.0,立体视检查可达秒。由此病例可以看出,高度近视患者对框架眼镜和角膜接触镜的抗拒,在一些病例中明显影响了患者视觉功能的恢复,甚至导致了负面的影响。

2年,国外就有医生报道了11名高度近视合并弱视的患者植入ICL晶体之后3-48月的观察结果。所有11名患者均曾进行框架眼镜和角膜接触镜的矫正,但弱视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11名患者术前平均等效球镜-12.75D(-8.00D--18.00D),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从指数/30cm到0.6不等。在接受ICL术后的随访中,所有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均有显著提高。5人的裸眼视力达到1.0,6人的双眼视觉功能有所恢复,7人的斜视被不同程度地矫正,6名患者的具有了双眼融合功能和立体视,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术后并发症。

上图是作者亲自手术的两个孪生兄弟,超高度近视合并弱视,双双接受了ICL手术后,裸眼视力都达到了1.0以上。

从目前越来越多的相关报道来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ICL手术)对高度近视、双眼屈光参差不齐导致的弱视、斜视患者有着积极的治疗作用。通过手术不仅使患者的裸眼视力有了明显提高,同时使患者的双眼视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恢复。这种有效的屈光矫正使患者的双眼能够接收到大小、形态更加接近的像,术后的双眼能够协同工作。在双眼成像可融合的基础上,视觉信号通过神经传递至高级视觉中枢,经过高级中枢的整合处理,使患者能够感受到一个完整且具有立体感的物像。由此可见,通过ICL植入手术对于高度近视合并屈光参差不齐的患者具有一定的重建双眼视觉功能的作用。而对于一些高度近视合并弱视的患者,即使患者已经错过了我们通常认为的弱视治疗最佳年龄,在接受了ICL手术后的裸眼视力都比术前配戴各种眼镜的最佳矫正视力还要好,甚至已经不能称其为弱视患者。

此外,由于双眼近视度数差距很大,度数高的眼睛除了弱视之外,还可能会合并废用性的外斜视,在接受了ICL手术后,这部分患者的斜视度数也有可能变小,只需对残留的斜视进行手术矫正,双眼视功能也能得以部分恢复。

ICL植入手术针对单纯高度近视、高度近视合并屈光参差、斜视、弱视、眼球三基功能(同时视、立体视、融合视)下降的患者,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单眼视力,同时可以使患者的双眼视觉功能得以重建。使这部分原先没有双眼平衡功能的患者,在重新建立了双眼视功能之后,可以从事更多需要立体视觉功能的工作,这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相关研究报道,在进行眼内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外观容貌、自信心及自我评价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常征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
白殿疯看什么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tcshunjie.net/sybf/291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