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分享专利预审的基础介绍流程条件

之前我们提到过,想要半年内在中国拿到发明专利权,可以走预审加速通道。

然而,大部分人对预审的基础认知仍然相对模糊。

因此,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专利预审的一些基础知识。

快来看看还有多少是你不清楚的呢!

PART/1

专利预审的流程

专利快速预审,是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提交专利申请前的流程,也是正式专利申请的前置流程。

要注意的是,专利预审的受理机关是各地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而不是国知局。

其由各地区的保护中心预先对申请文件进行前置审查,符合预审条件的专利申请进入快速审查通道,从而缩短专利申请授权的周期。

具体流程可见下图

PART/2

预审备案的要求

想要通过预审通道来加速专利申请,前提条件是需要先进行申请人备案。备完案,申请人才能针对某个专利申请请求预审。

那备案有什么要求呢?

登记注册地在保护中心所属行政区域,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

备案主体的主要涉及领域为保护中心预审领域;

具有良好的知识产权工作基础、稳定的管理团队、规范的管理制度;

无非正常专利申请、故意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不良记录。

简单来说,能否备案的核心是,企业注册地是否有预审中心;如果有,再看企业主营业务是否符合预审中的预审领域。

另外申请人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专利预审通道没有对个人开放。

事实上,目前只有符合当地对于产业领域的要求,且注册或登记地在本地区,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及高校才能申请预审备案,个人发明人不能提交预审备案。

2.1预审的审查内容

根据国知局关于规范专利申请行为的相关要求以及各地保护中心的预审业务介绍来看,专利预审的审查内容大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排除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预审请求;

对专利申请文件进行形式缺陷和明显实质性缺陷预审;

对发明专利申请文件进行实质性缺陷预审,重点审查权利要求书是否存在新颖性、明显创造性、实用性、单一性等缺陷;

其他文件的形式审查;

费用审查。

各地保护中心对于预审案件的政策随时可能变化,具体审查内容也有所差异。

因此,在处理预审案件时申请人需要多加注意各地保护中心的最新通知。

2.2预审相关的申请类型

在实际情况中,不是任何申请类型都能预审。

适用的申请类型:

1)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

2)复审及无效请求;

3)专利权评价报告。

其中,关于专利权无效等的预审,本文就不详细讲解了。

不适用的申请类型:

1)PCT国际申请以及通过PCT落地中国的中国专利申请;

2)双申案件:同一申请人同日对同样的发明创造所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

3)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七条所规定的需要进行保密审查的申请;

4)分案申请。

小结

无疑,预审是申请专利路上的一个“快车道”,使其不再被繁琐的审查流程拖后腿。

通过本篇文章,可以了解到预审的一些必备基础知识。

而关于更多详细内容,还需要了解各地保护中心的相关规定。

别着急,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tcshunjie.net/syrh/1128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