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到“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等许多与知识产权金融相关的词汇,那么,这些经常出现的专业术语又是什么意思呢?
1.知识产权资产
法律意义上的财产用于投资时,即成为资本,资本投入到公司之中,就构成资产。
知识产权资产是以知识产权构成的公司资产,包括专利、商标、版权作品、工业品外观设计、地理标志、商业秘密和其他形式,其特性是价值的不确定性和对法律保护的严重依赖。是企业提升产品价值,从而提高利润的关键。
2.知识产权资产评估
知识产权评估属于企业资产评估的范畴。它是用来确定知识产权现在的价值和通过未来的效应所得到的价值。知识产权价值强调未来利益,对企业知识产权的评估应是基于其最具潜力的使用,而不是评估时它被企业实际使用的方式。
知识产权资产评估是促进知识产权产业化的关键一环,如果不能确定知识产权的价值就难以在买卖双方之间形成合理的预期,就难以实现知识产权的交易和流转,后果就是知识产权无法实现商品化、产业化。知识产权评估涉及技术、法律、经济、市场等多种要素,具有评估难度高的特点,这也使知识产权资产评估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的难题。
3.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区别于传统的以不动产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方式,指企业或个人以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经评估后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融资。
4.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采取“风险补偿基金+担保+银行”运作模式,即:合作担保机构接受企业以其自有知识产权为质押提供的反担保,向合作银行提供贷款担保;合作银行对该企业发放贷款;当贷款发生风险损失,由合作担保机构、合作银行及风险补偿基金按约定的承担比例分担贷款本金实际损失。风险补偿基金起到有效引导、放大增信的作用。
5.知识产权运营基金
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是可以很好地解决知识产权融资困难的创新工具。
首先,它可以通过对债权融资采取风险补偿的方式为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供信用增强,风险兜底服务,更能发挥政府财政性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缓释银行贷款风险,畅通企业贷款渠道。
其次,它可以通过对股权融资采取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的方式,为企业知识产权出资提供前贷后投、前投后贷的服务,促进企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加快实现企业知识产权产业化。
再次,它可以通过支持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融资,积累到一定体量后,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施证券化运作。同时对达到多重资本市场要求的所投资中小型科技企业实施上市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