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要求健康儿童在出生28天到1个月时接受首次眼病筛查,分别在3、6、12月龄和2、4、5、6岁进行阶段性眼病筛查和视力检查。
不过,规范发布四年多了,除了部分早产儿家长知晓并执行外,几乎所有出生健康的新生儿家长并不在意,主动带孩子筛查者更是寥寥无几。
胡燕妮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眼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湖北省小儿斜视弱视学组委员。
擅长小儿各种眼病的诊治,尤其对儿童的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弱视、斜视的诊治有独到之处。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三、五、六全天
名医有约作为湖医院,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年分娩量超过人。眼科主任胡燕妮透露,怕麻烦和担心给宝宝眼睛带来损伤,是新生儿眼病筛查遇冷的主因。
2岁“猫眼”女童抱憾摘掉眼球前晚,南湖山庄的李先生准备关灯睡觉,一回头发现2岁的女儿西西左眼就像猫眼一样在“发光”。上网搜索发现,“猫眼样反光”是一些眼病的表现。昨日一早,他慌忙带着女儿冲到了省妇幼。
(网络配图)
看到西西眼睛黄亮黄亮的,瞳孔和眼球都变大了,胡燕妮心里咯噔一下:“视网膜母细胞瘤!”
经眼底检查、核磁共振结果证实了她的判断,西西的眼球全部被瘤体占满,已经到了晚期,必须摘掉眼球才能保命。
(网络配图)
“当时为什么不听?”听说半年前李先生夫妻曾带西西找自己看过门诊,当时还建议做进一步检查确诊,胡燕妮痛心不已。西西妈妈哭着说,“散瞳对伢眼睛不好,以为没什么大问题的。”
“门诊中经常遇到这样的家长。”胡燕妮介绍,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早期从眼睛外观上根本看不出来,但眼病筛查却能尽早发现。
尽早治疗,孩子的眼睛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遗憾的是,很多人都拖到肿瘤侵犯眼底后才来,为了保命只能摘掉眼球。
满月后就应做眼病筛查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眼科统计了近三年门诊新生儿眼病筛查情况,数据显示:年总计眼底筛查人,年人,年人。
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早产儿。年仅有12个足月宝宝接受筛查,也并非是家长主动前来,而是宝宝眼睛出现了红肿流泪后来就诊,听从医生建议接受的筛查。
(网络配图)
昨天上午,记者在该院住院部门前随机询问了20位抱着宝宝出院的家长,问及是否会在孩子满月后来做眼病筛查,12个家长表示“孩子一出生就睁眼了,我看他眼睛好得很”,7位说“没必要,宝宝眼睛那么娇嫩,怎么能轻易碰呢?”只有一位爸爸说“满月后会考虑带孩子来做眼睛筛查”。
眼病筛查的费用在百元以内。80元的听力筛查家长都能接受,为何眼病筛查推行如此困难?
“现在我国推行眼病筛查还只是通过‘规范’,并非像听力筛查那样已经形成法律法规,所以普及率不高。”胡燕妮认为,更重要的是家长重视不足,以及担心伤眼。
她解释说,做眼病筛查时需要散瞳,很多家长难以接受,甚至认为会伤害到宝宝的眼睛。此外,“不知道要筛查”“孩子眼睛看起来很正常”“没有必要查”也是眼睛筛查推行难的重要原因。
胡燕妮提醒,眼底疾病病情隐匿,往往看起来外观很正常,家长难以觉察出异样。等到出医院诊治,不仅救治耗时耗力,效果也远不如早期。建议所有新生儿在出生后28天-30天进行首次眼底病筛查。
视力及屈光检查越早做越好前几天,出生52天的萌萌因眼睛一直红肿到省妇幼眼科检查。胡燕妮检查发现,萌萌是泪道堵塞,进一步屈光检查发现,萌萌视乳头先天发育不良,眼球不停震颤,双眼有多度远视。
“这是先天性眼球震颤高度远视。”幸亏发现得早,从半岁开始戴镜矫正和遮盖治疗,待3岁半左右再进行视觉功能训练,可以最大限度挽救孩子的视力。
“视力和屈光检查与和听力筛查一样重要。”胡燕妮解释,眼睛屈光变化贯穿着孩子成长的始终,视力及屈光检查越早做越好,并且要定期随访。
(网络配图)
健康孩子应当分别在3、6、12月龄和1-6岁每半年进行一次视力及屈光筛查,需要时进一步做散瞳验光。父母有一方患有近视及高度近视的,更应该重视孩子早期的视力变化情况。
胡燕妮介绍,新生儿眼病筛查是针对出生28天到30天的新生儿进行的眼部检查,重点筛查是否存在分娩时损伤如眼底出血,以及炎症等。
进一步筛查还可早期诊断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等眼病。及早地发现屈光不正和弱视可以在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及时治疗。
门诊中很多家长难以接受散瞳检查,甚至认为会伤害到宝宝的眼睛。“这是个误区。”胡燕妮说,散瞳不会遗留任何不适,对视力没有任何伤害,家长大可以放心。
征集
亲们,秀出你的健身或保养方法,以图片的形式(附简单文字)发给我们吧,现代健康报将择优发布在首席权威白癜风专家白癜风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