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在现如今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在学校里,戴眼镜的孩子越来越多、并且呈现越来越多的增长趋势。截至年,我国青少年和儿童的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高中生的近视率高达80%,即使是刚刚踏入学堂的6岁儿童,近视率也为14.3%,年幼化发展趋势明显。国内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连年居高不下。儿童和青少年视力保护刻不容缓!快收下这份“护眼攻略”,跟小编一起,保护光明的未来吧!
小学生多久做一次视力检查合适?
孩子近视度数低,可以不戴眼镜吗?
孩子近视了,该如何控制度数的增加……
这些困扰家长的常见近视防控问题,
医院眼科中心为您解答。
如何预防近视的发生?
对于还未发现近视的儿童,家长需要及早采取有效措施。比如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应保证充足睡眠时间10小时以上,让孩子的眼睛得到彻底放松。日常饮食中,力求营养均衡,适当补充维生素A等。开学之后,孩子每天伏案学习时间变长,很多家长老师都需要有意矫正孩子坐姿、用笔写字姿势,保护孩子的视力,同时,环境光线同样是个重要条件。长时间在同样光线环境中学习,会导致眼睛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晶状体不能快速聚焦,进而造成视觉疲劳。0-6周岁是早期近视防控的关键期,户外活动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近视,保证每日户外活动时间2小时以上,同时在户外活动中预防晒伤和其他意外的发生。
小学期间多久做一次视力检查合适?
许多孩子由于年龄小,常常不会表达看不清楚东西的感受,家长往往很难发现孩子的视力问题。因此,定期给孩子做视力检查,就成为早期发现儿童近视或其他眼病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手段。小学期间是近视的高发阶段,建议家长每隔6个月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视力检查,同时建议进行散瞳验光和眼轴长度测量,以全面了解孩子的眼睛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及早预防近视。如果孩子诉说视力下降,医院就诊。
近视度数低,可以不戴眼镜吗?
实际上,近视的孩子如果长期不戴眼镜,视网膜一直都成模糊像,大脑中枢会通过一定的补偿机制(例如:动眼调节、眯眼、歪头等)来改善这种模糊的像从而提高视力,长时间会导致视疲劳,可能造成近视度数增长。因此,及时配戴合适度数的眼镜可以帮助清晰地看东西,缓解视疲劳。如果近视的孩子不能清晰地看世界,可能会错失学习、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细节。对于孩子来说,可能会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还有一种情况家长需要注意,如果孩子两只眼睛近视度数差别大,一只眼睛度数低,另一只眼睛度数高,双眼一起看可以看清。一些家长觉得这样不必戴眼镜,但是,实际并非如此。两眼视力差距大,长时间可能会影响大脑的双眼融像功能,抑制视力不好的眼睛看东西,影响双眼的立体视觉,从而使视力不好眼变成弱视。
划重点
一般来说,对于近视的孩子:
如果近视度数不超过度、看远时不受影响,可以暂缓配戴眼镜,定期复查。
如果近视度数已超过度,导致远视力明显下降、学习生活受影响时,应当配戴眼镜。
儿童验光为什么要散瞳?
验光这项检查的目的就是为了测量出眼睛对于光线聚焦的情况。在验光的过程中,不管是电脑验光还是主觉验光,都是模拟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的情况下,对孩子的屈光不正度数进行测量。因此如果没有对睫状肌进行麻痹处理,在测量的过程中,“镜头”不断的进行变焦,将会导致测量出的结果不准确。我们配眼镜的目的就是想用眼镜代替一部分“镜头”折光的能力,从而让眼睛得到放松和休息。如果测量不准确,配的眼镜就没有办法完全起到作用,会有不小的风险。
由于儿童晶状体调节能力格外强,因此儿童验光时必须散瞳,以便让“镜头”处于放松状态,这样才能测准。而对于成人来说,由于晶状体调节力没有那么强,散瞳也就没有必要了。
孩子近视了,除了佩戴框架眼睛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控制度数的增加?
方法一:佩戴角膜塑形镜。
角膜塑形镜也就是我们俗称的“OK镜”,是一种采用高透氧硬质材料做成的角膜接触镜,通过物理压力改变角膜形态。其矫正近视的原理是通过夜间佩戴使中央角膜曲率变平坦,降低角膜曲率,从而有效地、暂时地矫正近视,并延缓近视进展。但是,配戴OK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不是所有近视的孩子都必须或适合戴OK镜。
医院眼科中心室角膜塑形镜验配
方法二:低浓度阿托品用于近视防控目前也是一大热点,其有效性已被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但同时,它的安全性也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