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大众网东营」
知识产权风险包括侵权和被侵权风险,侵权风险指组织可能存在侵犯他人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行为;被侵权风险指组织的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知识资产流失、被非法占有、遭受侵权纠纷导致费用、损失或损害的可能性。
与知识产权风险的分类一样,知识产权风险产生的原因也涉及多种因素,可以从知识产权的环境、权利人的行为和侵权人的行为三个维度来考虑。
(1)环境方面:某些法律法规的规定尚比较模糊,生活中知识产权维权意识不强,部分地区的地方保护主义,违法成本不高,市场不公平竞争,新出现的知识产权类型和网络发展带来保护的困难等。
(2)权利人方面:权利人缺乏必要的知识产权法律知识、申请知识产权的意识不强、日常维权工作不到位,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了解不足,生产经营环节控制不严,权利人的侥幸或疏忽行为等。
(3)侵权人方面:侵权人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欠缺,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了解不足,生产经营环节控制不严,侵权人的侥幸、疏忽或故意行为等。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实践的角度,导致风险的因素也有很多,例如:企业现有知识产权管理混乱,保护不力;缺乏专有技术和商业秘密内部保护机制,导致无形资产流失;未能根据市场优势和商业价值定位核心技术,区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点;缺乏对同行业竞争对手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状况及相关法律政策的实时监控,因此失去了商机。不了解海外知识产权的保护规则,甚至遭遇诉讼。这些原因所带来的知识产权风险将制约企业的发展,甚至破坏企业苦心经营的成果。知识产权风险可能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案例:
年6月,某为将某星起诉至泉州中院,诉称包括某星最新款GalaxyS7(G)在内的共计16款某星手机产品涉嫌专利侵权,并索赔万元(含合理支出费用50万元)。年12月,福建省高院经审理作出二审终审判决,驳回某星上诉请求,某星须支付某为万元侵权赔偿额,同时,按照法院判决停产、停售共计23款某星手机。某星不仅在经济上遭受损失,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也受到重创,持续下滑,到年底,某星关闭了其在惠州的最后一家手机工厂,某星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已从年的15%降至不足1%。
商场如战场,如今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能够在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决胜的法宝。然而知识产权风险巨大,知识产权纠纷的处理,尤其是诉讼处理,程序复杂,周期长,人力财力消耗大,甚至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应当加强知识产权风险管理,建立预警机制,主动防御知识产权风险。企业应建立并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积极采取挖掘、布局、导航、预警等有效手段,防范和管控知识产权风险,保障企业的创新成果,更好地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促进企业不断创新、发展、再创新、再发展。无数案例已证明企业应当重视知识产权风险,力争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知识产权风险管理,将为企业在形成核心竞争力中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辛丁知产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