睑板腺功能障碍是怎样引起干眼的?
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下眼睛泪液的生成和排出情况。
眼泪由泪腺生成,除大量的水外,还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的溶菌酶、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乳铁蛋白等,在眼球前表面形成一层6微米~7微米厚的光滑液体膜,,它不仅可以保持眼球表面湿润,使眼球旋转灵活,而且使角膜表面更光滑和精致,从而减少散光,提高其光学性能。这层光滑的液体膜我们叫泪膜,可以从内部分为三层:黏蛋白层、水样层和脂质层。黏蛋白层很薄,主要和角膜上皮很好连接。水样层是泪膜的主体,占泪膜厚度的98%,它可以保持角膜,结膜湿润,是泪膜运动的主要组成部分。脂质层的作用是防止泪液的水样直接与空气接触,减少蒸发。泪液湿润眼球后,经泪小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组成的泪道排入到鼻腔。
就像去年我们台州温岭的一些水库,由于降水量少,蒸发多造成干旱情况。
眼睛的泪液分布也类似,如果泪腺泪液分泌不足会造成干眼,会造成泪膜水样层的缺乏,就需要补水,临床上补充黏度较低的人工泪液,如海露等玻璃酸钠眼药水。
同样泪液蒸发过强也会造成干眼,不光需要补水还要补油,宜选用黏度较高和渗透压较高的人工泪液和人工泪液凝胶等。
如果是泪膜第三层黏蛋白缺乏引起的干眼,就需要选择促进黏蛋白分泌的杯状细胞生长的人工泪液。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泪液的动力学异常引起干眼,包括瞬目异常,泪液排出延缓,结膜松弛引起的眼表炎症而导致动力学异常等,我们就需要对具体的响应原因进行处理,如因结膜松弛而引起的严重泪液动力学异常性干眼患者,如药物治疗无效,则需要进行结膜切除加羊膜移植手术,使松弛的结膜贴附眼球表面。
最后就是混合性干眼,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因所引起的干眼,此种类型干眼是临床最常见的类型,我们就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睑板腺功能障碍主要由于睑板腺开口阻塞,阻塞物可以被细菌的解脂酵素分解,因而释放脂肪酸,形成泡沫状分泌物,从而导致正常睑脂分泌的质和量的改变,脂质层减少或变薄,导致泪液蒸发过强,因此睑板腺功能障碍导致干眼的人工泪液补充,不光要补水,更要补油。
最近认为,干眼人工泪液的替代疗法,最好参照模拟泪膜的三层功能,对于睑板腺功能障碍导致的中重度干眼或混合型干眼,采用“水胶联合治疗”,在使用人工泪液的同时加用眼用凝胶,实现补充水样层后,形成补油的脂质层,达到保湿锁水、黏附稳定的作用。
林东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