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大夫周三答疑11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小王大夫!

又到了我们每周的周三答疑时间,今天在大家的留言中找出了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来回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一个问题:近视的人,看近的东西不戴眼镜会不会让近视加深?

答:如果能够看得清楚,是不会的。

上期的近视专题里我们提到过,有近视的小朋友如果做近距离的事情(比如看书,做手工,弹琴)可以轻松完成,不需要“眯眼睛”,“频繁眨眼“,那么在这个距离不戴眼镜是完全可以的。

近视的度数本身决定了这个“舒服距离“的范围。因为近视本来就是一个物理学(光学)问题,哪里能看清楚,哪里看不清楚理论上是可以用公式计算出来的(山顶洞人的灯,来算一算!)。所以只要看的清楚,就说明在这个距离里,物体可以清晰的成像在视网膜上。不需要担心因为在这个距离用眼疲劳而导致近视加深。

还是那句话,看不清楚就必须戴眼镜,不戴眼镜就能看清楚更好。

第二个问题:能讲一讲远视和散光的问题吗?

答:当然可以。今天简单说一说,以后再具体讲。

其实近视,远视,散光是三个主要的眼睛“屈光不正”的问题。听起来好像很高深,但其实屈光不正就是说物体无法在“视网膜清晰成像”。严格意义上说这属于一个“光学”问题,而并不是眼睛本身的“病理”问题。

上期我们讲了,近视就是因为眼睛过长,成像发生在视网膜的前面。同理,远视就是因为眼睛过短(对的,我就是说你眼睛小),成像发生在视网膜的后面。带眼镜的目的(分为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就是为了通过光学方法物理性的使成像发生在视网膜上。

现在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高中物理光学学过的凹透镜和凸透镜(山顶洞人的灯,说你呢,你的噩梦还是来了!onewayoranother),其实就是通过这些光学手段来收拢光或者发散光,从而达到在一个固定距离“成像”的目的。

散光和前两者有所不同,不涉及眼轴本身的长短问题。眼球的形状虽然不是一个特别规则的球体,但是总的来说长的更像一个篮球(或者足球)。如果眼睛有散光,那就是说眼睛的形状更接近于一个橄榄球。这么说有点夸张,是为了让大家能想象出眼睛水平方向的直径比垂直方向更长(或者反过来)。这样就导致这两个坐标上的光线不能同时成像在相同的平面。视觉效果上造成物体模糊,或者有轻微重影,倾斜等。有的人的眼球形状大体规则但是角膜的表面不够光滑平整,也是一种产生散光的原因(见下个问题)。

总而言之,大多数这些现象都是可以通过眼镜,隐形眼镜,或者激光视力矫正手术来矫正的(不适合小朋友)。具体到小朋友或者青少年,还是一个原则,“保证清晰成像,神经视力中枢发展完善“。

第三个问题:父母如果有散光,会不会遗传给孩子?

答:这个问题简单也复杂。就是有遗传性,但是遗传的机制很复杂,并不是一两个基因就决定的。

像上面说的,散光简单的说是两个方面,第一就是眼球这个“球体”不规则。这个眼睛的形状一定的程度上肯定是基因决定的。另外,后天的一些原因也可能导致眼球的表面“坑坑洼洼”。想象一个镜面如果凹凸不平,那么你在镜子里看见的自己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扭曲变形”(是的,直视我们或多或少扭曲的内心吧,那才是真实的自己!)。所以眼球表面的“凹凸不平”(散光),也会导致这样的物体成像变形。可能导致眼球表面(也就是角膜)变得凹凸不平的一些情况包括:眼睛外伤,长期的揉眼睛(很多过敏体质的小朋友特别容易有这个行为),眼睛有过其他手术(尤其是某些青光眼手术),先天性的一些眼睛疾病,眼结膜的翼状胬肉等等。这些都可能造成后天形成的散光。

大多数散光通过眼睛,隐形眼镜(有的需要硬型的,有的需要巩膜型的),或者激光矫正手术治疗。

好啦,今天就到这里。你如果有什么疑问,想要了解什么话题,记得在各个平台给小王大夫留言哦。这个周六我们继续讲青少年的近视眼治疗问题,大家记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tcshunjie.net/syzz/7888.html


当前时间: